内容提要 | 第1-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0-32页 |
第1章 生物学和流行病学 | 第12-16页 |
·生活史 | 第12页 |
·生物分类学 | 第12-14页 |
·动物流行病学 | 第14-16页 |
第2章 动物旋毛虫病的诊断 | 第16-20页 |
·直接检验法 | 第16-17页 |
·分子技术 | 第17页 |
·血清学 | 第17-19页 |
·流行病学调查 | 第19-20页 |
第3章 人旋毛虫病 | 第20-28页 |
·人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 | 第20-21页 |
·人旋毛虫病的临床病学 | 第21-23页 |
·人旋毛虫病的诊断 | 第23-25页 |
·人旋毛虫病的治疗 | 第25-28页 |
第4章 控制与预防 | 第28-32页 |
·通则 | 第28页 |
·预防人类旋毛虫感染 | 第28-29页 |
·控制猪的旋毛虫感染 | 第29-30页 |
·控制野生动物的旋毛虫感染 | 第30-32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32-88页 |
第1章 旋毛虫不同发育时期抗原基因转录水平的鉴定 | 第32-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7页 |
·结果 | 第37-42页 |
·讨论 | 第42-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2章 旋毛虫不同发育时期抗原基因表达特性的鉴定 | 第48-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结果 | 第50-57页 |
·讨论 | 第57-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3章 Ts-sp-T668 抗原亲水区的表达与反应原性鉴定 | 第62-7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2-69页 |
·结果 | 第69-73页 |
·讨论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第4章 猪旋毛虫病无盲区ELISA 诊断方法的建立 | 第76-8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6-79页 |
·结果 | 第79-84页 |
·讨论 | 第84-86页 |
·小结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8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10-113页 |
Abstract | 第113-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