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4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 (三) 研究的现状 | 第9-12页 |
| (四)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 (五) 研究的方法 | 第12-14页 |
| 一、中等职业学校“订单招生”产生的背景 | 第14-21页 |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 (二)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基本阶段与招生状况 | 第15-16页 |
| (三)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 第16-18页 |
| (四) 中等职业学校“订单招生”的衍生 | 第18-21页 |
| 二、中等职业学校“订单招生”的意义与问题 | 第21-26页 |
| (一) 中等职业学校“订单招生”的意义 | 第21-22页 |
| (二) “订单招生”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 | 第22-23页 |
| (三) 中等职业学校“订单招生”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 三、解决中等职业学校“订单招生”问题的对策 | 第26-32页 |
| (一) 改变学校办学主体观念 | 第26-27页 |
| (二) 围绕企业“订单”改进学校教学工作 | 第27-30页 |
| (三) 企业积极参与到中等职业学校“订单招生”模式中 | 第30-32页 |
| 结论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