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38页 |
·生物传感器综述 | 第12-16页 |
·生物传感器原理 | 第13页 |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第13-14页 |
·生物受体的固定 | 第14-15页 |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第15-16页 |
·纳米材料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6-20页 |
·用纳米金构建生物传感器 | 第17-18页 |
·用碳纳米管构建生物传感器 | 第18-20页 |
·纳米复合材料 | 第20页 |
·中心蛋白研究背景 | 第20-24页 |
·中心蛋白的结构 | 第21-22页 |
·中心蛋白的功能 | 第22-23页 |
·稀土离子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概况 | 第23-24页 |
·Eu~(3+)的电化学活性 | 第24页 |
·常用电化学方法及原理 | 第24-26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8页 |
第二章 基于碳纳米管和纳米金复合膜过氧化氢酶传感器的研究 | 第38-58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9-40页 |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纯化与功能化 | 第40页 |
·金溶胶(GNP)的制备 | 第40-41页 |
·Nafion/CAT-GNP/MWCNT/PG传感器的制备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3页 |
·紫外光谱测定纳米金对过氧化氢酶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电化学阻抗谱(EIS) | 第42-44页 |
·过氧化氢酶的直接电化学 | 第44-48页 |
·溶液pH值对Nafion/CAT-GNP/MWCNT/PG传感器的影响 | 第48-49页 |
·Nafion/CAT-GNP/MWCNT/PG传感器的稳定性 | 第49-53页 |
·结论 | 第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第三章 金属Eu~(3+)离子与中心蛋白配位作用电化学研究 | 第58-76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9页 |
·实验试剂 | 第59页 |
·实验仪器 | 第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中心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第59-60页 |
·稀土离子(Eu~(3+))储备液的配制 | 第60页 |
·电化学实验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71页 |
·稀土离子(Eu~(3+))的电化学行为 | 第60-63页 |
·稀土离子(Eu~(3+)与中心蛋白P_(23)配位后的电化学行为 | 第63-64页 |
·Eu~(3+)/Eu~(2+)电对和Eu~(3+)-P_(23)配合物电化学行为的比较 | 第64-65页 |
·差分脉冲伏安(DPV) | 第65-66页 |
·电化学阻抗谱(EIS) | 第66-67页 |
·Eu~(3+)和中心蛋白P_(23)的成键分析 | 第67页 |
·Eu~(3+)与 P_(23)成键亲和力的动力学分析 | 第67-71页 |
·结论 | 第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总结 | 第76页 |
·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分析 | 第76页 |
·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个人简况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