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引言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参数辨识是检验电机质量的需要 | 第11-12页 |
·参数辨识是实现高精度控制的需要 | 第12-13页 |
·直接转矩控制的提出及发展 | 第13-14页 |
·参数辨识技术 | 第14-17页 |
·参数辨识概况 | 第14-15页 |
·定子电阻辨识 | 第15-16页 |
·转速辨识 | 第16-17页 |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第18-33页 |
·引言 | 第18页 |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8-21页 |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模型 | 第22-29页 |
·磁链、转矩滞环比较器模型 | 第22-23页 |
·逆变器模型 | 第23-25页 |
·空间电压矢量开关表 | 第25-28页 |
·扇区的判断 | 第28-29页 |
·磁链、转矩估算模型 | 第29页 |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SIMULINK 仿真模型 | 第29-30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结果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遗传算法PI 整定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第33-47页 |
·引言 | 第33页 |
·遗传算法概述 | 第33-36页 |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3-34页 |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第34-35页 |
·遗传算法设计的具体步骤 | 第35-36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PI 整定 | 第36-37页 |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PI 整定 | 第37-40页 |
·PI 参数整定的传统方法 | 第37-38页 |
·采用GA 的DTC 系统PI 整定流程 | 第38-39页 |
·仿真结果 | 第39-40页 |
·DTC 系统中定子电阻的变化对磁链观测的影响 | 第40-41页 |
·定子电阻变化对磁链观测影响的定量分析 | 第40-41页 |
·基于定子电阻补偿的PMSM DTC 系统 | 第41-44页 |
·定子电阻补偿的实现 | 第41-43页 |
·MATLAB/SIMULINK 仿真结果 | 第43-44页 |
·基于GA 的PI 整定的且带有定子电阻补偿的PMSM DTC 系统仿真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法的电机参数辨识 | 第47-65页 |
·引言 | 第47页 |
·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的基本原理 | 第47-48页 |
·电机系统的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 | 第48-50页 |
·求解自适应规律 | 第50-53页 |
·基于MRAS 的转速和位置估计 | 第53-56页 |
·基于MRAS 的转速和位置估计的SIMULINK 模型 | 第54-55页 |
·仿真结果 | 第55-56页 |
·基于MRAS 的定子电阻辨识 | 第56-58页 |
·基于MRAS 的定子电阻自适应规律 | 第56页 |
·基于MRAS 的定子电阻辨识的SIMULINK 模型 | 第56-57页 |
·仿真结果 | 第57-58页 |
·基于MRAS 的PMSM DTC 系统 | 第58-64页 |
·基于MRAS 的PMSM DTC 系统框图 | 第58-59页 |
·基于MRAS 的PMSM DTC 系统仿真 | 第59-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基于遗传算法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第65-72页 |
·引言 | 第65页 |
·算法流程 | 第65-67页 |
·仿真结果 | 第67-69页 |
·结果分析 | 第69页 |
·GA+MRAS 的直接转矩控制与MRAS 的直接转矩控制的比较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