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炉谐波模拟计算及治理方法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背景及意义 | 第10-15页 |
| ·谐波的产生 | 第11-12页 |
| ·谐波的危害 | 第12-14页 |
| ·研究谐波的意义 | 第14-15页 |
| ·谐波治理的措施 | 第15-17页 |
| ·治理谐波源 | 第15-16页 |
| ·谐波滤波与补偿 | 第16-1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检测方法研究的现状 | 第17-19页 |
| ·治理方法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课题背景介绍 | 第20-23页 |
| ·中频炉介绍 | 第20页 |
| ·中频炉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 ·12 脉波整流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综合型电力滤波系统 | 第23-32页 |
| ·系统结构 | 第24-25页 |
| ·主电路结构 | 第24-25页 |
| ·该拓扑结构的优点 | 第25页 |
| ·工作原理 | 第25-28页 |
| ·不接入有源滤波器 | 第26页 |
| ·接入有源滤波器 | 第26-28页 |
| ·并联混合有源滤波器的容量 | 第28-32页 |
| 第三章 无源电力滤波器的原理 | 第32-39页 |
| ·LC 滤波器 | 第32-36页 |
| ·单调谐滤波器 | 第32-33页 |
| ·高通滤波器 | 第33-35页 |
| ·双调谐滤波器 | 第35-36页 |
| ·LC 滤波器的设计准则 | 第36-39页 |
| 第四章 无源电力滤波器的设计 | 第39-44页 |
| ·滤波装置一般设计步骤 | 第39-40页 |
| ·准备设计的原始数据 | 第39页 |
| ·确定谐波装置的构成 | 第39页 |
| ·滤波装置中各滤波器的初步设计 | 第39-40页 |
| ·滤波装置的最后确定 | 第40页 |
| ·单调谐滤波器的设计 | 第40-41页 |
| ·最小滤波电容的安装容量 | 第40-41页 |
| ·电感和电阻参数 | 第41页 |
| ·高通滤波器的设计 | 第41-42页 |
| ·混合滤波器中的无源滤波器 | 第42-43页 |
| ·无源滤波器的优化设计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设计 | 第44-55页 |
| ·有源滤波器控制电路 | 第45-46页 |
| ·指令电流运算电路 | 第46-50页 |
| ·模拟滤波方法 | 第46页 |
| ·基于傅里叶分析的检测方法 | 第46页 |
|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检测方法 | 第46-47页 |
|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检测方法 | 第47-49页 |
| ·U_(dc)控制电路 | 第49-50页 |
| ·电流跟踪控制电路 | 第50-51页 |
| ·滞环比较方式 | 第50-51页 |
| ·三角波比较方式 | 第51页 |
| ·PWM 主电路 | 第51-53页 |
| ·小结 | 第53-55页 |
| 第六章 系统仿真 | 第55-63页 |
| ·仿真软件介绍 | 第55-56页 |
| ·现场数据分析 | 第56-58页 |
| ·业主提供的现场技术数据 | 第56页 |
| ·现场系统模拟仿真 | 第56-58页 |
| ·并联混合有源滤波器的仿真 | 第58-60页 |
| ·谐波检测电路模型 | 第58页 |
| ·电流跟踪控制电路模型 | 第58-59页 |
| ·无源滤波器参数 | 第59-60页 |
| ·其他参数设定 | 第60页 |
| ·仿真结果 | 第60-61页 |
| ·仅安装无源滤波器 | 第60-61页 |
| ·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均投入工作 | 第61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