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 前言 | 第11-19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 ·电火花加工技术概况 | 第12-15页 |
| ·电火花加工的发展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 | 第13-14页 |
| ·电火花加工的特点 | 第14-15页 |
| ·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 第15页 |
| ·电火花表面强化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有限元法在电火花加工温度场预测中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 ·有限元法在电火花加工应力场中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2 气体介质中电火花表面强化的基本理论及特点 | 第19-27页 |
| ·电火花表面强化的放电机理 | 第19-20页 |
| ·工作介质的选择 | 第20页 |
| ·极性选择 | 第20-21页 |
| ·极间能量分布及加工参数的确定 | 第21-22页 |
| ·电极材料热学常数及能量的累加对电火花表面强化的影响 | 第22-25页 |
| ·电极材料热学常数的影响 | 第22-23页 |
| ·能量累加对电极消耗量影响的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 ·气体介质中电火花表面强化的特点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气体介质中电火花表面强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7-42页 |
| ·热传导模型 | 第27-30页 |
| ·热源模型 | 第30-31页 |
| ·边界条件 | 第31-32页 |
| ·电火花表面强化力学准则 | 第32-37页 |
| ·屈服准则 | 第32-33页 |
| ·流动准则 | 第33-34页 |
| ·强化准则 | 第34-35页 |
| ·应力应变关系 | 第35-37页 |
| ·热应力的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 第37-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气体介质中电火花表面强化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42-61页 |
| ·有限单元法概述 | 第42-46页 |
| ·数值分析方法和有限元模拟软件 | 第42-43页 |
| ·有限元分析的数学求解原理 | 第43-45页 |
| ·有限元分析流程 | 第45-46页 |
| ·电火花表面强化温度场的模拟 | 第46-56页 |
| ·温度场有限元数值解法 | 第46-47页 |
| ·温度场分析考虑因素 | 第47页 |
| ·电火花表面强化温度场的模拟 | 第47-56页 |
| ·建立模型 | 第48-49页 |
| ·设定单元类型 | 第49-50页 |
| ·材料属性的确定 | 第50-51页 |
| ·划分网格 | 第51-52页 |
| ·定义分析类型 | 第52-54页 |
| ·载荷加载 | 第54-56页 |
| ·后处理 | 第56页 |
| ·电火花表面强化应力场的模拟 | 第56-60页 |
| ·应力场模拟的步骤 | 第56-57页 |
| ·转化为相应的结构单元 | 第57页 |
| ·定义结构分析的材料属性 | 第57-59页 |
| ·施加约束 | 第59页 |
| ·读入热分析的节点温度 | 第59-60页 |
| ·后处理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5 气体介质中电火花表面强化有限元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1-79页 |
| ·温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1-67页 |
| ·节点温度场分布 | 第61-62页 |
| ·节点热流密度矢量和分析 | 第62-63页 |
| ·节点温度矢量绘制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 ·工件表面节点温度变化分析 | 第64-65页 |
| ·工件深度方向各点的温度时间变化历程 | 第65-66页 |
| ·电火花不同电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66-67页 |
| ·应力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7-77页 |
| ·表面强化工件边缘区域时的应力场模拟结果 | 第67-72页 |
| ·表面强化工件中间区域时的应力场模拟结果 | 第72-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6 试验研究 | 第79-84页 |
| ·实验材料 | 第79-80页 |
| ·电火花表面强化层表面形貌 | 第80-81页 |
| ·强化层材料的成分分析 | 第81-82页 |
| ·表面强化层的硬度测量 | 第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录用)论文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