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意义 | 第9-10页 |
·植物提取的扩散传质原理 | 第10页 |
·影响植物提取速度的主要因素 | 第10-12页 |
·植物提取的方法 | 第12-14页 |
·传统方法 | 第12页 |
·强化提取方法 | 第12-14页 |
·连续动态逆流提取 | 第14-15页 |
·对根茎类药材的提取 | 第15页 |
·对全草类药材的提取 | 第15页 |
·对果实类药材的提取 | 第15页 |
·连续动态逆流的提取技术和设备的发展 | 第15-18页 |
·微波逆流提取机 | 第16-17页 |
·超声波强化逆流提取机 | 第17页 |
·离心式连续逆流提取机 | 第17-18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的设计 | 第19-29页 |
·实验装置设计背景 | 第19页 |
·实验装置设计思路 | 第19-20页 |
·真空微波系统 | 第20-22页 |
·真空微波试验设备结构图 | 第20-21页 |
·真空度与输出功率密度的选取 | 第21-22页 |
·挤压设备 | 第22-23页 |
·连续动态逆流提取系统的设计 | 第23-27页 |
·连续提取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3页 |
·连续逆流提取装置的设计 | 第23-26页 |
·提取器外壁保温设计 | 第26页 |
·恒温控制水浴循环系统 | 第26-27页 |
·溶剂加热罐的设计 | 第27页 |
·实验装置的改进及放大 | 第27-28页 |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不同预处理对动态逆流模拟实验的影响 | 第29-49页 |
·灵芝和竹叶概述 | 第29-30页 |
·灵芝和竹叶的化学成分及保健功能 | 第29-30页 |
·灵芝和竹叶的提取现状 | 第30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实验原料 | 第30-31页 |
·实验器材 | 第31页 |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31-33页 |
·逆流提取液的制备 | 第31-32页 |
·常规浸润预处理模拟逆流提取 | 第32页 |
·真空微波预处理模拟逆流提取 | 第32页 |
·挤压预处理模拟逆流提取 | 第32-33页 |
·真空微波+挤压预处理提取模拟逆流提取 | 第33页 |
·实验指标的评价 | 第33-35页 |
·灵芝多糖提取率的比较 | 第33-34页 |
·竹叶黄酮提取率的比较 | 第34-35页 |
·提取液粘滞系数的比较 | 第35页 |
·提取液浊度的比较 | 第35页 |
·电镜扫描 | 第35页 |
·实验结果 | 第35-47页 |
·提取液制取结果 | 第35-36页 |
·常规浸润预处理的模拟逆流 | 第36-37页 |
·结合真空微波预处理的实验室模拟逆流提取 | 第37-38页 |
·经过机械挤榨的实验室模拟逆流提取 | 第38-39页 |
·微波预处理和机械挤榨预处理相结合的实验室模拟逆流提取 | 第39-41页 |
·实验结果对比 | 第41-45页 |
·细胞破壁比较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动态逆流提取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49-55页 |
·前言 | 第49页 |
·连续动态逆流提取动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第49页 |
·提取传质机制 | 第49-51页 |
·连续动态逆流提取竹叶黄酮动力学模型的验证实验 | 第51-53页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51页 |
·实验设备 | 第51页 |
·常规浸润预处理提取竹叶黄酮的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真空微波+挤压预处理提取竹叶黄酮的实验方法 | 第52页 |
·竹叶黄酮浓度的测定 | 第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本文总结 | 第55-56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56页 |
·需要进一步的工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