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模式研究

第一章 导论第1-13页
 1 研究背景第9页
 2 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第9-10页
   ·研究目标第9-10页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第10页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0-11页
   ·理论分析第10-11页
   ·实证研究第11页
   ·技术路线第11页
 4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国内外农地流转模式研究综述第13-22页
 1 国外农地流转模式研究综述第13-14页
 2 国内农地流转模式研究综述第14-21页
   ·农地流转模式的划分研究第14-15页
   ·农地流转模式的形成原因研究第15-18页
     ·以农户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形成原因研究第15-17页
     ·以集体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形成原因研究第17页
     ·以农户和集体为共同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形成原因研究第17-18页
   ·农地流转模式的绩效分析研究第18-20页
     ·以农户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绩效分析研究第18-19页
     ·以集体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绩效分析研究第19页
     ·以农户和集体为共同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绩效分析研究第19-20页
   ·农地流转模式的改进措施研究第20-21页
     ·以农户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改进措施研究第20页
     ·以集体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改进措施研究第20页
     ·以农户和集体为共同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改进措施研究第20-21页
 3 述评第21-22页
第三章 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考察第22-29页
 1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概述第22-24页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提出背景第22页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第22-23页
   ·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及对策第23-24页
 2 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第24-27页
   ·城乡土地市场的二元分割影响了统筹城乡发展第24-26页
   ·农地内部流转困境影响统筹城乡发展第26页
   ·农民土地权利残缺影响统筹城乡发展第26-27页
 3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7-29页
   ·国家实行城市偏向发展政策和赶超战略第27页
   ·农民政治权利贫困第27-29页
第四章 农地流转模式的形成原因第29-48页
 1 以农户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形成原因第29-35页
   ·农户之间流转土地的理论假说与模型建立第29-32页
     ·土地产权制度第29-30页
     ·非农收入影响第30页
     ·农业政策变量第30-32页
   ·数据来源与说明第32-33页
   ·计量结果分析与小结第33-35页
     ·计量结果分析第33-34页
     ·小结第34-35页
 2 以集体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形成原因第35-39页
   ·2004年以前形成返租倒包模式的一个解释第36-37页
     ·农民负担沉重、农村税费收取困难第36-37页
     ·乡村集体事权重、财权轻,通过返租倒包汲取更多的收入第37页
   ·2004年以来形成返租倒包模式的一个解释第37-38页
     ·行政压力与粮食安全的隐忧使得政府要求乡村集体通过返租倒包流转土地第37-38页
     ·交易费用的节约要求乡村集体通过返租倒包来流转土地第38页
   ·解释的一个例证——邵阳县谷洲镇鸟山村返租倒包的动因第38-39页
 3 以农户和集体为共同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形成原因第39-48页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具体形式及分类第39-41页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形成原因的争议第41-43页
     ·利润与矛盾说第41页
     ·合法规避法律说第41页
     ·明晰产权与处理集体成员权说第41页
     ·政府推动与干部利益说第41-42页
     ·路径依赖与节约交易成本说第42页
     ·制度变迁综合说第42-43页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理论解释:分成制第43-44页
     ·交易成本与风险规避假说第43页
     ·分散风险与提供激励假说第43-44页
     ·交易费用假说第44页
     ·企业家才能假说第44页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形成原因解析第44-48页
     ·以农地非农用收入为主的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形成原因第45页
     ·以农地农用收入为主的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形成原因第45-46页
     ·农民自主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形成原因第46-48页
第五章 农地流转模式的绩效分析第48-55页
 1 农地流转模式的绩效评价标准第48-49页
 2 以农户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绩效分析第49-50页
 3 以集体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绩效分析第50-51页
 4 以农户和集体为共同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绩效分析第51-55页
   ·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所取得的积极效果第52页
   ·当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存在的问题第52-55页
     ·产权、经济效率及目的问题第52-53页
     ·建立土地股份合作制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性问题第53页
     ·内部合约与管理机制问题第53-54页
     ·法律及外部政策问题第54-55页
第六章 农地流转模式的改进和完善及发展趋势第55-60页
 1 以农户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改进和完善第55页
 2 以集体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改进和完善第55-56页
 3 以农户和集体为共同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的改进和完善第56-57页
   ·完善法律及相关政策第56-57页
   ·完善内部治理第57页
   ·打破封闭性和高福利性,进行制度创新第57页
 4 各种农地流转模式的发展趋势第57-60页
   ·各种农地流转模式的存在现状第58页
   ·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向第58-59页
   ·农地流转模式的发展趋势第59-60页
第七章 搞好农村土地流转,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第60-63页
 1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第60页
 2 完善农民土地权利,加速内部流转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第60-61页
 3 统一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搞好建设用地指标流转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第61-63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1 主要结论第63-64页
 2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2页
附录1:农户家庭土地经营情况调查表第72-76页
附录2:村基本情况及干部意愿调查表第76-80页
致谢第80-81页
个人简介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研究
下一篇:中国公益林生态补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