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 食药用菌液体发酵培养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食药用菌液体发酵培养 | 第11-12页 |
·食药用菌液体发酵产物的用途 | 第12-13页 |
2 食药用菌多糖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食药用菌多糖 | 第13页 |
·食药用菌多糖的提取 | 第13-14页 |
·多糖的纯化与结构分析 | 第14-15页 |
·真菌多糖的活性研究 | 第15-16页 |
3 三种药用菌开发利用现状 | 第16-19页 |
·鸡腿菇 | 第16-17页 |
·云芝 | 第17-18页 |
·裂褶菌 | 第18-19页 |
4 论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培养基配方筛选 | 第20-2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供试菌种 | 第20页 |
·复合PDA培养基 | 第20页 |
·液体培养基配方 | 第20-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母种复壮 | 第21页 |
·平板培养 | 第21页 |
·液体培养 | 第21-22页 |
·数据分析 | 第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平板培养 | 第22-23页 |
·液体培养 | 第23-25页 |
4 讨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多糖提取和含量测定 | 第26-3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供试材料 | 第26页 |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菌丝体多糖的提取 | 第26-27页 |
·发酵液多糖的提取 | 第27页 |
·提取率计算 | 第27页 |
·多糖含量测定 | 第27-28页 |
·蛋白含量测定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多糖提取率 | 第29-30页 |
·同种药用菌多糖的多糖和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 第30-31页 |
·三种菌丝体多糖的的多糖和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 第31-32页 |
·三种发酵液多糖的的多糖和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 第32-33页 |
4 讨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裂褶菌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34-4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供试材料 | 第34页 |
·实验试剂 | 第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不同干燥法对菌丝体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34页 |
·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 第34-35页 |
·发酵液多糖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 第35页 |
·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 | 第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不同干燥法对菌丝体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第36-39页 |
·发酵液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第39-41页 |
4 讨论 | 第41-43页 |
·菌丝体多糖 | 第41-42页 |
·发酵液多糖 | 第42-43页 |
第五章 三种菌丝体多糖对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 | 第43-5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菌丝体多糖 | 第43页 |
·供试小鼠 | 第43页 |
·瘤株 | 第43页 |
·阳性对照药 | 第4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接种 | 第43-44页 |
·分组和给药方式 | 第44页 |
·给药时间 | 第44页 |
·评价指标与数据分析 | 第44-4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菌丝体多糖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瘤重的影响 | 第45-46页 |
·菌丝体多糖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胸腺的影响 | 第46-47页 |
·菌丝体多糖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脾脏的影响 | 第47-48页 |
·赤芝菌丝体多糖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各指标的影响 | 第48页 |
·云芝菌丝体多糖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各指标的影响 | 第48-49页 |
·裂褶菌菌丝体多糖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各指标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三种食药用菌菌丝体多糖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50-52页 |
4 讨论 | 第52-54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54-57页 |
1 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 第54页 |
2 多糖提取和含量测定 | 第54-55页 |
3 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第55-56页 |
4 多糖活性研究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