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级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处治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边坡稳定性分析发展与现状 | 第11-16页 |
·定性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方法 | 第12页 |
·数值分析法 | 第12-14页 |
·非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智能分析方法 | 第15-16页 |
·边坡处治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16-17页 |
·边坡的变形检测和反演分析 | 第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工作 | 第17-19页 |
第2章 高等级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 第19-35页 |
·概述 | 第19-20页 |
·边坡稳定性概念 | 第19页 |
·高等级公路边坡的特点 | 第19-20页 |
·传统方法缺点 | 第20页 |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第20-21页 |
·边坡体自身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 第20-21页 |
·边坡的形状和尺寸 | 第21页 |
·边坡的工作条件 | 第21页 |
·边坡的加固措施 | 第21页 |
·边坡稳定性常用分析方法 | 第21-27页 |
·瑞典条分法 | 第21-22页 |
·毕肖普法 | 第22-23页 |
·斯宾塞法 | 第23-24页 |
·Morgenstern-Price 法 | 第24-26页 |
·通用条分法的衍化 | 第26-27页 |
·滑坡稳定性判断 | 第27-31页 |
·工程地质调查法 | 第27页 |
·力学检算法 | 第27-31页 |
·边坡稳定系数的取值与敏感性分析 | 第31-35页 |
·边坡稳定系数的取值 | 第31-32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32-35页 |
第3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35-44页 |
·概述 | 第35页 |
·简单遗传算法 | 第35-38页 |
·产生初始种群 | 第35-36页 |
·计算适应度 | 第36页 |
·依据适应度选择再生个体 | 第36-37页 |
·交叉操作 | 第37页 |
·变异操作 | 第37-38页 |
·循环操作 | 第38页 |
·自适应遗传算法 | 第38-40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0-44页 |
·数学模型 | 第40-41页 |
·遗传算法搜索滑动面计算过程 | 第41-42页 |
·计算实例 | 第42-44页 |
第4章 边坡处治技术与动态施工监测研究 | 第44-65页 |
·概述 | 第44-47页 |
·滑坡形态 | 第44-45页 |
·滑坡分类 | 第45-46页 |
·容易发生滑坡的地带特征 | 第46-47页 |
·边坡工程地质勘测 | 第47-52页 |
·滑坡测绘要点 | 第48页 |
·滑坡勘探的方法 | 第48-49页 |
·滑坡工程土质试验 | 第49-50页 |
·滑坡位移观测 | 第50页 |
·滑动面的确定方法 | 第50-52页 |
·滑坡防治技术 | 第52-58页 |
·滑坡防治原则 | 第52-53页 |
·预防措施 | 第53-54页 |
·滑坡处治的常用技术 | 第54-58页 |
·边坡处治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58-60页 |
·边坡工程中的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 第58-59页 |
·边坡设计中的荷载效应原则 | 第59页 |
·边坡工程设计中的设计计算原则 | 第59页 |
·边坡工程设计中的信息化设计原则 | 第59-60页 |
·边坡工程设计中的综合治理原则 | 第60页 |
·边坡动态施工监测 | 第60-64页 |
·边坡工程监测的作用 | 第60-61页 |
·边坡施工监测系统布置 | 第61-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横坪一级公路K28 工点边坡处治 | 第65-85页 |
·工程概况 | 第65-69页 |
·地质条件 | 第65-66页 |
·监测系统布设 | 第66-69页 |
·监测成果及其分析 | 第69-77页 |
·地面位移监测成果 | 第69页 |
·地表裂隙监测成果 | 第69-71页 |
·深部位移监测成果 | 第71-73页 |
·土压力监测成果 | 第73-74页 |
·孔隙水压力监测成果 | 第74-75页 |
·变形体的平面范围 | 第75页 |
·变形体的空间结构 | 第75-76页 |
·变形体的成因机制 | 第76-77页 |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 第77-78页 |
·计算剖面线的选取 | 第77页 |
·模型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77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边坡稳定性计算 | 第77-78页 |
·动态设计施工的认识及建议 | 第78-80页 |
·对地质条件的认识 | 第78-79页 |
·一次补堪 | 第79页 |
·二次补堪 | 第79-80页 |
·对比分析 | 第80页 |
·处治建议 | 第80页 |
·工程处治措施 | 第80-83页 |
·边坡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 第81页 |
·滑坡推力及土压力计算 | 第81页 |
·设计采用的工程措施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