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16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3-15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5-16页
2. 投资者行为理论概述第16-23页
   ·传统金融理论概述第16-17页
   ·行为金融学的形成背景第17-20页
     ·传统金融理论的困惑第17-19页
     ·行为金融理论的崛起第19-20页
   ·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理论成果第20-23页
     ·前景理论第20-21页
     ·行为组合理论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第21-23页
3.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分析第23-35页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概述第23-26页
     ·发展阶段划分第23-24页
     ·股权分制改革第24-26页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构成分类第26-31页
     ·按照持有股票类别划分第26页
     ·按照投资主体的性质(资格)划分第26-31页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基本特点第31-35页
     ·年龄结构:中青年是市场主力,呈现年轻化趋势第31页
     ·受教育程度第31-32页
     ·持股结构:A 股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第32页
     ·资金规模:散户是绝对主力,私企大户增多第32-33页
     ·收入水平:中等收入成主力军,高收入家庭不足一成第33页
     ·家庭资产结构:近四成偏好股票,新股民入市谨慎第33-34页
     ·持股期限短,资金周转率高第34页
     ·投资动机:赚钱就是硬道理第34-35页
4. 证券投资者投资决策产生机理及偏差分析第35-56页
   ·投资决策产生机理和认知偏差第35-37页
   ·信息获取和处理过程中的偏差第37-42页
     ·选择性感知第38-39页
     ·易得性偏差第39-40页
     ·晕轮效应第40-41页
     ·对比效应第41-42页
   ·投资决策产生和评判过程中的偏差第42-48页
     ·启发式偏差第42-45页
     ·框架依赖第45-46页
     ·认知失调第46-47页
     ·情感引起的偏差第47-48页
   ·投资决策实施过程中的偏差第48-56页
     ·过度自信第48-50页
     ·处置效应第50-51页
     ·羊群行为第51-52页
     ·心理账户第52-54页
     ·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第54-56页
5. 中国个人证券投资者的心理学实验与分析第56-75页
   ·实验设计第57-58页
     ·样本的选取第57页
     ·实验过程第57页
     ·样本回收第57页
     ·实验内容的说明第57-58页
     ·问卷题目的编排第58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8-73页
     ·对过度投机心理的检验第59-60页
     ·对过度自信心理的检验第60-62页
     ·对风险规避心理的检验第62-64页
     ·对心理账户的检验第64-65页
     ·对政策依赖心理的检验第65-66页
     ·对处置效应心理的检验第66-68页
     ·对确定性心理的检验第68-70页
     ·对损失厌恶心理的检验第70-71页
     ·对锚定心理的检验第71-72页
     ·对框架依赖心理的检验第72-73页
     ·对其它问题的检验第73页
   ·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第73-75页
6. 针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行为建议第75-80页
   ·证券投资策略第75-78页
     ·反向投资策略第75-76页
     ·动量投资策略第76-77页
     ·成本平均策略第77页
     ·时间分散化策略第77-78页
   ·对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建议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附录:问卷第85-90页
后记第90-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市大学生信用卡使用行为研究
下一篇:中国资本管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