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析 | 第17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库区农村移民风险概述 | 第19-23页 |
·库区农村移民风险的内涵和特征 | 第19-20页 |
·库区农村移民风险的内涵 | 第19页 |
·库区农村移民风险的特征 | 第19-20页 |
·移民的贫困、风险与重建理论-IRR 模型概述 | 第20-23页 |
·IRR 模型的提出 | 第20页 |
·IRR 模型的内涵及其功能 | 第20-21页 |
·IRR 模型的评析 | 第21-22页 |
·IRR 模型对本论文的借鉴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向家坝库区农村移民调查分析 | 第23-35页 |
·我国的库区移民之路 | 第23-25页 |
·安置性移民 | 第23页 |
·开发性移民 | 第23-24页 |
·移民的后期扶持 | 第24-25页 |
·向家坝库区移民概述 | 第25-26页 |
·移民的规模 | 第25页 |
·移民的主要方式 | 第25-26页 |
·向家坝库区农村移民的环境容量 | 第26-28页 |
·移民环境容量的内涵 | 第26-27页 |
·安置区环境容量的分析 | 第27-28页 |
·安置区环境容量的评价 | 第28页 |
·向家坝库区农村移民安置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28-35页 |
·向家坝库区移民前的社会经济状况 | 第28-29页 |
·向家坝库区农村移民的安置现状 | 第29-30页 |
·向家坝库区农村移民安置的调查情况 | 第30-32页 |
·安置主体对移民生产生活影响的分析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向家坝库区农村移民的风险辨识和评估 | 第35-47页 |
·向家坝库区农村移民的风险辨识 | 第35-39页 |
·移民的环境性风险 | 第35-36页 |
·移民的社会性风险 | 第36-37页 |
·移民的经济性风险 | 第37-38页 |
·移民的政策性风险 | 第38-39页 |
·向家坝库区农村移民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第39-40页 |
·评估指标的确立和分类 | 第39-40页 |
·向家坝库区农村移民风险评估体系 | 第40页 |
·向家坝库区农村移民风险评估 | 第40-47页 |
·向家坝库区农村移民风险的评估方法 | 第40-41页 |
·各类风险评估指标分析 | 第41-44页 |
·向家坝库区农村移民风险评估结果 | 第44-47页 |
第五章 库区农村移民的风险防范对策 | 第47-54页 |
·环境性风险防范对策 | 第47-48页 |
·加强库区移民的卫生管理、监督和防疫 | 第47页 |
·人口、环境、资源关系的重新调整 | 第47-48页 |
·社会性风险防范对策 | 第48-50页 |
·特别关注弱势群体,防止移民的边缘化风险 | 第48页 |
·努力保持移民的社会经济结构,实现社会资源共享 | 第48-49页 |
·建立库区移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49-50页 |
·经济性风险防范对策 | 第50-52页 |
·综合利用各种安置方式,缓解库区日益紧张的土地压力 | 第50页 |
·缓解库区农村移民的就业压力 | 第50-51页 |
·加快农村移民家园重建的步伐 | 第51页 |
·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减小农村移民的财产损失 | 第51-52页 |
·政策性风险防范对策 | 第52-54页 |
·完善库区移民的政策法规 | 第52页 |
·努力协调移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 第52-53页 |
·加强对移民资金的管理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