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杨凌示范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运作体系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0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补偿理论第15-17页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第17页
   ·重要概念界定第17-18页
     ·农民第17-18页
     ·失地农民第18页
     ·征收第18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20页
     ·研究思路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各地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模式与措施第20-28页
   ·全国其它省市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的借鉴第20-23页
     ·“小城镇社保模式”及其借鉴第20-21页
     ·“土地换保障”模式及其借鉴第21-22页
     ·成片“综合开发”模式及其借鉴第22页
     ·“股权换保障”模式及其借鉴第22-23页
   ·各地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措施第23-28页
     ·适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第23-24页
     ·积极拓展小企业发展空间第24-25页
     ·推进农民自身的转型第25-26页
     ·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第26-28页
第三章 杨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分析第28-39页
   ·杨凌农业劳动力人口状况第28页
   ·杨凌失地农民市民化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8-33页
     ·社会层面第29-30页
     ·制度层面第30-31页
     ·经济层面第31-32页
     ·自身层面第32-33页
   ·对当前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的几个基本判断第33-34页
     ·长期性第33页
     ·综合性第33-34页
   ·杨凌失地农民保障政策的主要内容第34-36页
     ·努力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的主要措施第34-35页
     ·积极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第35-36页
     ·落实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资金第36页
   ·杨凌示范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特点第36-37页
     ·以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出发点第36页
     ·以促进就业为目标第36页
     ·公平和社会化相结合第36-37页
     ·简便易行,便于造作第37页
   ·杨凌示范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所取得的显著效果第37-39页
     ·征地工作进展顺利,加快了示范区城市化建设步伐第37页
     ·上访等群体事件明显下降第37页
     ·失地农民三产发展较快,收入明显提高第37-38页
     ·农民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第38-39页
第四章 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运作体系的建议第39-46页
   ·关于土地换保障政策的理论思考第39-40页
   ·征用土地法制化第40-41页
   ·将失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第41页
   ·尽可能多的为失地农民就业开源第41-42页
   ·用法律捍卫失地农民的权益第42页
   ·突出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市场主体地位第42-43页
   ·进一步完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第43-46页
     ·提高补偿安置标准,确保足额兑现,明确土地补偿费的分配管理第43-44页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第44页
     ·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第44页
     ·积极推行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第44-45页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第45页
     ·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的若干社会政策比较研究
下一篇:库区农村移民风险防范研究--以向家坝库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