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核电发展宏观环境及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中核集团核电发展战略和桃花江核电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国际和国内已建成核电站管理实践与研究 | 第15-21页 |
·国际核电产业主要管理模式 | 第15-18页 |
·“小业主”型的美国产业组织模式 | 第15-16页 |
·“大业主”型的法国组织结构模式 | 第16页 |
·“供应商”式的日本产业组织模式 | 第16-17页 |
·“一体化”的韩国核电产业组织模式 | 第17页 |
·以业主为核心的俄罗斯合作组织模式 | 第17-18页 |
·国际核电产业组织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18页 |
·国内核电站的建造管理模式 | 第18-19页 |
·秦山核电站的建造管理模式 | 第18-19页 |
·大亚湾核电站的建造管理模式 | 第19页 |
·我国已建核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特点比较 | 第19-21页 |
第3章 核电工程项目管理 | 第21-28页 |
·项目利益相关方与核电工程公司 | 第21-23页 |
·项目合作伙伴 | 第21-22页 |
·国际上的核电工程公司 | 第22页 |
·我国的工程公司 | 第22-23页 |
·工程公司能承担的工作 | 第23页 |
·核电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 | 第23-24页 |
·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三维系统结构 | 第24-26页 |
·核电工程管理系统结构模型—活动矩阵 | 第26-28页 |
第4章 桃花江核电站建造管理分析 | 第28-39页 |
·项目准备阶段的管理 | 第28-34页 |
·核电政策与规划 | 第28页 |
·业主 | 第28-29页 |
·国产化 | 第29页 |
·工程公司 | 第29-32页 |
·项目建造方式与项目管理模式 | 第32-33页 |
·选址与工地准备 | 第33-34页 |
·合同管理 | 第34-35页 |
·合同的谈判与招投标 | 第34-35页 |
·合同的执行 | 第35页 |
·接口管理 | 第35-37页 |
·接口管理机制 | 第35-36页 |
·会议沟通 | 第36-37页 |
·执照、许可证、批准书申请管理 | 第37-39页 |
第5章 桃花江核电站建造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39-49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双方对工程总承包理解上的差距 | 第39页 |
·工程公司内部没有理顺 | 第39页 |
·双方对项目管理的具体思路存在差别 | 第39-40页 |
·工程公司局部施工技术未吃透 | 第40页 |
·解决方案 | 第40-49页 |
·管理模式的细分 | 第40-42页 |
·改进工程公司的内部管理方式 | 第42页 |
·项目管理范围进行调整 | 第42页 |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改进 | 第42-45页 |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 第42-43页 |
·组织机构及人员 | 第43页 |
·供方评价 | 第43页 |
·不符合项控制 | 第43页 |
·文件控制和记录 | 第43页 |
·报告 | 第43-44页 |
·监查、监督 | 第44页 |
·质量控制 | 第44-45页 |
·进度控制及协调 | 第45-49页 |
·进度计划的建立分析 | 第45-46页 |
·工程进度计划执行 | 第46-47页 |
·工程进度计划调整 | 第47页 |
·工程进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和考核 | 第47-49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