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侦查讯问时律师在场权研究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律师在场权的基本理论问题第10-18页
 一、律师在场权涵义的全面理解第10-11页
 二、确立律师在场权的理论基础第11-14页
  (一) 无罪推定原则第11-12页
  (二) 程序正义理论第12页
  (三) 诉讼主体理论第12-13页
  (四) 控辩平等对抗理论第13页
  (五) 有效辩护原则第13-14页
 三、我国确立律师在场权的主要价值与意义分析第14-18页
  (一) 有利于实现侦查需要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平衡第14-15页
  (二) 制约侦查权的价值第15-16页
  (三) 律师在场权是对犯罪嫌疑人程序参与权的重要保障第16页
  (四) 促进我国侦查讯问制度的完善第16-17页
  (五) 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辩护制度第17-18页
第二章 联合国及外国有关侦查讯问时律师在场权的规定与实践第18-24页
 一、国际公约中律师在场权的相关规定第18页
 二、英美法系国家有关律师在场权的规定与实践第18-21页
  (一) 美国第19-20页
  (二) 英国第20页
  (三) 澳大利亚第20-21页
 三、大陆法系国家有关律师在场权的规定与实践第21-24页
  (一) 德国第21页
  (二) 法国第21-22页
  (三) 日本第22-24页
第三章 我国确立侦查讯问时律师在场权的可行性分析第24-33页
 一、与律师在场权相关的我国立法和司法现状第24-26页
  (一) 侦查阶段介入诉讼律师的身份模糊不清第24页
  (二) 侦查阶段律师的权利有限第24-25页
  (三) 侦查讯问的主体、地点、时间及讯问的方式和方法第25-26页
 二、确立律师在场权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第26-30页
  (一) 过度依赖口供的司法传统给律师在场权的确立带来阻碍第26-27页
  (二) 律师在场权与我国现行侦查体制之间的冲突第27-28页
  (三) 侦查人员对确立律师在场权存在一定的心理排斥第28-29页
  (四) 确立律师在场权可能面临的成本难题和治安问题第29页
  (五) 法律帮助制度的不完善和律师数量的不足不利于律师在场权的确立第29-30页
 三、确立律师在场权的积极性因素第30-33页
  (一) 诉讼双方对确立律师在场的态度基本都是积极的第30页
  (二) 侦查人员的观念有所转变第30-31页
  (三) 律师数量的增加、律师队伍的不断壮大第31-33页
第四章 构建我国侦查讯问时律师在场权制度设想第33-40页
 一、律师在场权的适用案件范围第33-35页
 二、行使律师在场权的方式第35页
 三、在场律师的权利和义务第35-37页
  (一) 在场律师的权利第35-37页
  (二) 在场律师的义务第37页
 四、相关配套制度、措施的改革与完善第37-40页
  (一) 律师可介入诉讼时间的重新规定和其身份的澄清第37-38页
  (二) 侦查讯问程序规则的完善第38页
  (三) 保障、救济措施的完善第38-39页
  (四) 法律援助制度的健全和发展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民事诉讼撤诉制度
下一篇:刑事审判阶段鉴定结论的适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