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量刑制度改革实践及其启示 | 第8-14页 |
一、量刑制度改革实践典型案例分析 | 第8-9页 |
二、量刑制度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9-11页 |
(一) 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混合模式有违诉讼逻辑 | 第9-10页 |
(二) 量刑证据规则的缺失,使量刑程序流于形式 | 第10页 |
(三) 量刑证据规则的缺失,难以限制法官任意裁量 | 第10-11页 |
(四) 量刑证据规则的缺失,使从实体角度规范量刑的努力难以取得实效 | 第11页 |
三、量刑制度改革实践带来的启示 | 第11-14页 |
(一) 证据裁判为独立量刑提供了程序保障 | 第11页 |
(二) 定罪与量刑在任务、性质上的不同决定了量刑证据独立存在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三) 证据裁判是提高量刑结果权威性与司法公信力的保障 | 第12页 |
(四) 证据裁判是限制法官恣意裁量的必要手段 | 第12-13页 |
(五) 证据裁判也符合效率原则的要求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量刑证据证明规则 | 第14-21页 |
一、量刑证明对象—量刑事实 | 第14-16页 |
(一) 量刑事实概述 | 第14页 |
(二) 考察量刑事实需要关注的两个问题 | 第14-16页 |
二、量刑证明责任 | 第16-17页 |
(一) 证明责任概述 | 第16-17页 |
(二) 量刑证明责任的分配 | 第17页 |
三、量刑证明标准 | 第17-21页 |
(一) 证明标准概述 | 第17-18页 |
(二) 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评价 | 第18-19页 |
(三) 构建层次性的量刑证明标准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量刑证明的程序性问题 | 第21-27页 |
一、取证 | 第21-23页 |
(一) 取证时间 | 第21页 |
(二) 取证主体 | 第21-23页 |
二、量刑证据的开示 | 第23-25页 |
(一) 量刑证据开示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二) 量刑证据开示的范围 | 第24页 |
(三) 开示的时间和地点、方式 | 第24页 |
(四) 违反开示义务的制裁 | 第24-25页 |
三、被害人证明权的保障—被害人陈述 | 第25页 |
四、量刑说理 | 第25-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