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情报学、情报工作论文--情报资料的利用论文

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的虚拟化信息服务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1页
   ·问题的提出第17-19页
     ·农业科技创新对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17页
     ·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变化要求信息服务提升第17-18页
     ·网络信息资源的剧增带动信息服务方式的转变第18页
     ·虚拟技术的应用发展推动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第18-1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研究的目的第19页
     ·研究的意义第19-20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0-27页
     ·信息用户研究进展第20-22页
     ·信息需求研究进展第22-23页
     ·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研究进展第23-24页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研究进展第24-25页
     ·虚拟化信息服务研究进展第25-27页
   ·研究目标第27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27-29页
     ·研究思路第27页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27页
     ·研究方法第27-29页
   ·研究框架及内容第29页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29-31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31-43页
   ·概念界定第31-37页
     ·数据、信息及知识第31-32页
     ·农业科技信息第32-34页
     ·信息用户第34-35页
     ·信息需求第35页
     ·信息服务第35-36页
     ·信息服务模式第36页
     ·虚拟化第36-37页
     ·虚拟化信息服务第37页
   ·理论基础第37-43页
     ·信息管理理论第37-38页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第38页
     ·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第38-39页
     ·虚拟组织理论第39页
     ·知识管理理论第39-41页
     ·系统理论第41-43页
第三章 虚拟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第43-60页
   ·虚拟技术的发展分析第43-52页
     ·虚拟技术的概念第43-44页
     ·虚拟技术原理和特点第44-45页
     ·虚拟技术发展动因和分类第45-46页
     ·虚拟技术的优势第46-47页
     ·主要虚拟技术及其应用特点第47-52页
   ·虚拟技术的应用领域第52-56页
     ·虚拟图书馆第52-53页
     ·虚拟空间第53-54页
     ·虚拟专业学习社区第54-55页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第55页
     ·科研信息化(e-Science)环境第55-56页
   ·虚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第56-57页
   ·虚拟技术对社会带来的影响第57-58页
   ·虚拟技术对科研环境带来的影响第58-60页
第四章 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的网络信息服务现状分析第60-87页
   ·我国农业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历程第60-72页
     ·农业网络信息服务的内涵及特性第60页
     ·农业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第60-62页
     ·农业网络信息服务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第62-63页
     ·农业网络信息服务发展阶段的模式分析第63-70页
     ·农业网络信息服务的技术发展阶段特征第70-72页
   ·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分析第72-76页
     ·我国农业科研人员基本情况第72-74页
     ·农业科研人员获取信息的来源第74页
     ·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的类型第74-75页
     ·农业科研人员获取信息的途径第75页
     ·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的特征第75-76页
   ·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调查分析第76-87页
     ·调查问卷设计第77页
     ·调查情况说明第77-78页
     ·调查结果分析第78-84页
     ·调查结论总结第84-87页
第五章 虚拟化信息服务框架构成分析第87-106页
   ·虚拟化信息服务的联系区别第87-90页
     ·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第87页
     ·虚拟化与网络化第87-88页
     ·虚拟化信息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第88-89页
     ·虚拟化信息服务与现有网络信息服务第89-90页
   ·虚拟化信息服务的本质特点第90-95页
     ·虚拟化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90-91页
     ·虚拟化信息服务的本质第91页
     ·虚拟化信息服务的特点第91-94页
     ·虚拟化信息服务的理念第94-95页
   ·虚拟化信息服务的构成框架第95-106页
     ·基本属性维度第96-98页
     ·服务管理维度第98-100页
     ·服务支撑维度第100-104页
     ·服务空间维度第104-106页
第六章 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的虚拟化信息服务模式构建第106-126页
   ·用户信息服务模式变革的动力分析第106-111页
     ·农业科技信息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信息服务的公益性第106页
     ·虚拟技术推动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创新发展第106-108页
     ·当前我国农业文献信息服务面临的困难和机遇第108页
     ·农业科研人员需求变化对信息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第108-109页
     ·国家农业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第109-111页
   ·现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的经验和借鉴第111-117页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第111-115页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第115-117页
   ·构建虚拟化信息服务模式的具备条件分析第117-118页
   ·构建虚拟化信息服务模式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第118-120页
   ·虚拟化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第120-126页
     ·虚拟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外部架构第120-121页
     ·虚拟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技术体系架构第121-122页
     ·虚拟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信息服务体系架构第122-123页
     ·基于平台的虚拟化信息服务的参考模式第123-126页
第七章 实现策略及对策建议第126-138页
   ·面向农业科研人员虚拟化信息服务的实现策略第126-134页
     ·阶段发展策略第126-127页
     ·形成知识服务机制第127-129页
     ·实行嵌入式信息服务第129-130页
     ·构建超越用户现实需求的服务第130-131页
     ·完善的服务保障机制第131-132页
     ·个性化门户建设第132-133页
     ·信息服务评价体系第133-134页
   ·进一步完善虚拟化信息服务的对策建议第134-138页
     ·强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宏观管理第134-135页
     ·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基础建设第135页
     ·做好信息资源整合中组织协调工作第135页
     ·以应用为导向,完善标准规范建设第135-136页
     ·培育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员队伍第136页
     ·健全虚拟化信息服务平台内部管理第136-138页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38-144页
   ·主要结论第138-142页
   ·研究展望第142-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4页
附录第154-159页
致谢第159-160页
作者简历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米花色苷的制备及其对大鼠慢性酒精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农业产业链稳定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