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2-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研究创新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方法与研究对象 | 第24-33页 |
·基本理论工具 | 第24-30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页 |
·博弈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与产权理论 | 第24-28页 |
·生态经济理论 | 第28页 |
·需求与供给、生态平衡与生态承载力理论 | 第28-30页 |
·其它相关研究理论 | 第30页 |
·基本方法选择 | 第30-33页 |
·新制度经济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塔里木河流域经济社会与自然地理概况 | 第33-47页 |
·塔里木河流域"四源一干"基本组成 | 第33-36页 |
·流域"四源一干"组成与上中下游分布 | 第33-34页 |
·流域水资源基本情况 | 第34-36页 |
·塔里木河流域人口经济发展状况 | 第36-38页 |
·流域所属行政区划 | 第36-37页 |
·流域人口发展状况 | 第37页 |
·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37-38页 |
·塔里木河流域自然气候状况 | 第38-40页 |
·流域地理与自然概况 | 第38-39页 |
·流域气候特征 | 第39-40页 |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与绿洲农业 | 第40-47页 |
·绿洲及绿洲农业的特点 | 第40-42页 |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农业发展 | 第42-44页 |
·流域绿洲与绿洲农业的演替 | 第44-47页 |
第四章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历史与变迁 | 第47-70页 |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的历史和成就 | 第47-53页 |
·历史时期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变迁 | 第47-50页 |
·近现代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历史变迁 | 第50-53页 |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用水历史变迁 | 第53-56页 |
·农业灌溉以人就水阶段 | 第53-54页 |
·农业灌溉以水就人阶段 | 第54-55页 |
·农业灌溉以水就地阶段 | 第55-56页 |
·现代节水农业发展 | 第56页 |
·近代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与农业灌溉发展 | 第56-65页 |
·流域农业土地开发规模变迁 | 第56-60页 |
·流域现状耕地和灌溉面积 | 第60-62页 |
·农业水利设施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62-65页 |
·阿瓦提县与31团人口、耕地与经济增长个案分析 | 第65-70页 |
第五章 农业开发对流域水资源利用影响及生态效应 | 第70-95页 |
·农业开发对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变化的影响 | 第70-75页 |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干流水资源减少 | 第70-73页 |
·农业开发导致源流区耗水增加 | 第73-75页 |
·农业开发对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产生影响 | 第75-84页 |
·农业开发对流域源流出水量无直接影响 | 第75-77页 |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失衡 | 第77-80页 |
·流域上中下游耗水模型 | 第80-84页 |
·农业开发对流域不同水资源消费对象的影响 | 第84-91页 |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出现生态需水缺口 | 第84-87页 |
·农业开发用水占流域生产、生活用水比例过大 | 第87-91页 |
·农业开发对流域水资源利用影响的生态环境效应 | 第91-95页 |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水环境恶化 | 第91-92页 |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天然植被衰退 | 第92-93页 |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土地荒漠化 | 第93-95页 |
第六章 农业开发对水资源利用影响的成因 | 第95-110页 |
·公共物品产权不清与市场机制缺失导致水土开发失序 | 第95-101页 |
·水土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与"公地悲剧" | 第95-96页 |
·农业水权关系不清与水权管理机制失灵 | 第96-100页 |
·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缺失与市场分配机制失灵 | 第100-101页 |
·流域分割管理与九龙治水导致流域"抽刀断水水不流" | 第101-104页 |
·跨流域的源流与干流管理体制分割 | 第101-102页 |
·地方与兵团跨区域管理体制分割 | 第102-103页 |
·农业、水利与生态多头管理机制分割 | 第103-104页 |
·生态经济人缺失与利益主体博弈造成行为外部性 | 第104-110页 |
·经济人与生态经济人评述 | 第104-106页 |
·流域多重资源利益主体博弈 | 第106-108页 |
·涉及不同利益主体的监督与管理不够 | 第108-110页 |
第七章 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的农户行为选择调查分析 | 第110-125页 |
·农户行为调查的组织情况与数据采集分析 | 第110-115页 |
·农户行为选择问卷调查的组织与管理 | 第110-111页 |
·被调查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 | 第111-113页 |
·农户耕地和耗水增加验证了流域水土持续开发现象 | 第113-115页 |
·农户对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影响的认知 | 第115-119页 |
·农户认为造成流域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开荒行为 | 第115-116页 |
·农户认为农业开发导致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利用失衡 | 第116-117页 |
·农户认为对流域的管理分割是流域持续开荒的主要原因 | 第117-119页 |
·农户对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影响的行为选择 | 第119-122页 |
·农户认为要获得长远发展依然是要多搞农业 | 第119-120页 |
·农户认为农业开发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流域生态环境 | 第120-122页 |
·对农户认知与行为选择调查的分析 | 第122-125页 |
第八章 水资源约束下的流域管理与水土资源开发对策 | 第125-149页 |
·强化流域的统一协调管理 | 第125-130页 |
·建立以水为核心的流域开发发展战略 | 第125-127页 |
·建立统筹全流域发展的水土资源管理体制 | 第127-128页 |
·加强对流域共享水土资源利益主体的协调管理 | 第128-129页 |
·加强对流域农业开荒与违规用水的执法监督力度 | 第129-130页 |
·强化流域水土公共资源的产权管理 | 第130-135页 |
·明晰流域水土公共资源的产权 | 第130-131页 |
·加强以水资源为核心的产权管理体系建设 | 第131-133页 |
·加强流域公共资源产权的监督管理与利益落实 | 第133-135页 |
·建立合理的市场调节机制与"生态经济人"行为塑造 | 第135-142页 |
·建立基于市场经济的水权交易体系 | 第135-136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 | 第136-137页 |
·"生态经济人"行为塑造与市场机制建设 | 第137-142页 |
·促进农业进步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 第142-149页 |
·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 | 第142-144页 |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 第144-146页 |
·促进流域人口、经济与资源、生态协调发展 | 第146-149页 |
第九章 结语 | 第149-152页 |
致谢 | 第152-153页 |
作者简历 | 第153-155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155-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2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