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非法外联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传统非法外联监控方案分析 | 第13-33页 |
·基本技术介绍 | 第13-26页 |
·TCP/IP协议概述 | 第13-16页 |
·数据包探测技术 | 第16-18页 |
·ARP协议 | 第18-19页 |
·Socket技术 | 第19-21页 |
·Libnet库简介 | 第21-23页 |
·Winpcap库简介 | 第23-26页 |
·双机方式实现非法外联监控 | 第26-28页 |
·代理方式实现非法外联监控 | 第28-29页 |
·代理方式与双机方式实现的对比 | 第29-30页 |
·非法接入控制方法 | 第30-32页 |
·非法接入行为 | 第30-31页 |
·传统的非法接入防控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混合方式的非法外联监控解决方案 | 第33-42页 |
·混合方式的解决方案概述 | 第33-35页 |
·关键技术分析 | 第35-39页 |
·Windows路由表 | 第35-36页 |
·Windows系统IPSec策略控制 | 第36页 |
·Windows系统NDIS驱动模型 | 第36-37页 |
·802.1x协议 | 第37-39页 |
·主机非法外联监控方案研究 | 第39-41页 |
·主机非法接入监控方案研究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非法外联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 第42-71页 |
·系统的需求概述 | 第42页 |
·总体设计 | 第42-43页 |
·内网非法外联监控服务器设计 | 第43-55页 |
·设备管理模块 | 第43-46页 |
·主机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 第46-47页 |
·系统资源管理模块 | 第47-48页 |
·非法外联安全策略管理模块 | 第48-50页 |
·安全事件管理模块 | 第50-53页 |
·非法接入控制模块 | 第53页 |
·升级管理 | 第53-55页 |
·非法外联监控代理程序设计 | 第55-61页 |
·非法外联监测模块 | 第56-57页 |
·非法外联嫌疑行为检测模块 | 第57-58页 |
·非法外联监控代理进程保护实现 | 第58-60页 |
·USB端口控制模块 | 第60-61页 |
·外网非法外联监测中心设计 | 第61-66页 |
·数据包接收处理模块 | 第62-63页 |
·安全事件接收处理模块 | 第63页 |
·邮件发送模块 | 第63-64页 |
·手机短消息发送模块 | 第64-66页 |
·页面告警模块 | 第66页 |
·功能实现测试 | 第66-70页 |
·系统工作过程 | 第67页 |
·系统配置要求 | 第67页 |
·实际运行环境 | 第67-68页 |
·实例测试结果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