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智能材料论文

PLZT光致伸缩特性及光电层合回转薄壳主动控制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29页
   ·课题背景第15-16页
     ·课题来源第15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6页
     ·PLZT 陶瓷反常光生伏特效应的研究及应用第16-19页
     ·PLZT 陶瓷光致伸缩效应的应用研究第19-23页
     ·回转薄壳智能结构研究现状第23-25页
     ·智能结构主动振动控制策略研究现状第25-26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29页
第2章 PLZT 陶瓷光致伸缩特性第29-53页
   ·引言第29页
   ·PLZT 陶瓷的基本组成及物理性能第29-31页
     ·PLZT 陶瓷固溶体系第29-31页
     ·PLZT 陶瓷的物理性能第31页
   ·PLZT 陶瓷的光致伸缩效应第31-37页
     ·PLZT 陶瓷光致伸缩机理第31-33页
     ·PLZT 陶瓷光致伸缩静态实验第33-37页
   ·PLZT 陶瓷光致伸缩数学模型第37-42页
     ·PLZT 陶瓷的等效电学模型第37-38页
     ·PLZT 陶瓷光致伸缩应变本构方程第38-42页
   ·光致伸缩数学模型实验验证第42-48页
     ·光强对光致应变的影响第42-44页
     ·厚度对光致应变的影响第44-46页
     ·长宽比对光致应变的影响第46-48页
   ·光照停止阶段的残余应变第48-52页
     ·残余应变实验分析第48-50页
     ·残余应变表达式第50页
     ·黑暗时间常数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3章 光致伸缩作动器构型及激励特性第53-69页
   ·引言第53页
   ·光致伸缩作动器的构型第53-57页
     ·0-1 极化式光致伸缩作动器第53-54页
     ·0-3 极化式光致伸缩作动器第54-55页
     ·双晶片式光致伸缩作动器第55-56页
     ·多片组合式光致伸缩作动器第56-57页
   ·光致伸缩作动器激励力及力矩第57-64页
     ·0-1 极化式光致伸缩作动器激励力及力矩第57-59页
     ·0-3 极化式光致伸缩作动器激励力及力矩第59-61页
     ·双晶片式光致伸缩作动器激励力及力矩第61-64页
   ·光致伸缩作动器的激励策略第64-67页
     ·单个光源ON/OFF 激励第65-66页
     ·两个光源双面ON/OFF 激励第66-67页
   ·光致伸缩作动器特点及适用性分析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4章 光电层合回转薄壳结构动力学建模及模态控制分析第69-103页
   ·引言第69页
   ·薄壳结构动力学方程第69-74页
     ·弹性薄壳的Love 方程第69-71页
     ·开口圆柱壳动力学方程第71页
     ·开口薄球壳动力学方程第71-73页
     ·抛物薄壳动力学方程第73-74页
   ·光电层合回转薄壳结构系统控制方程第74-92页
     ·光电层合弹性薄壳动力学方程第74-76页
     ·模态展开方法及模态控制力第76-77页
     ·光电层合开口圆柱壳系统控制方程第77-80页
     ·光电层合开口薄球壳系统控制方程第80-87页
     ·光电层合抛物薄壳系统控制方程第87-92页
   ·光电层合回转薄壳结构模态控制分析第92-102页
     ·光电层合开口圆柱壳的模态控制效应分析第92-96页
     ·光电层合开口薄球壳的模态控制分析第96-99页
     ·光电层合抛物薄壳的模态控制分析第99-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5章 光电层合回转薄壳结构的主动控制策略第103-123页
   ·引言第103页
   ·光电层合智能结构主动控制特性第103-104页
   ·光电层合回转薄壳结构光源激励策略第104-105页
   ·光电层合回转薄壳的主动控制算法第105-106页
     ·基于速度比例反馈的定光强控制第105-106页
     ·基于速度比例反馈的变光强控制第106页
   ·光电层合回转薄壳动力学的数值分析第106-107页
   ·光电层合抛物薄壳主动振动控制仿真第107-122页
     ·光致伸缩作动器片的尺寸大小第108-109页
     ·定光强控制第109-116页
     ·变光强控制第116-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6章 光电层合抛物薄壳主动控制实验第123-141页
   ·引言第123页
   ·实验模型、硬件设备及软件实现第123-128页
     ·抛物薄壳实验模型第123-124页
     ·信号传感及其调理电路第124-126页
     ·数据采集、处理及控制输出第126-127页
     ·电极短接开关控制电路第127-128页
   ·低阶模态固有频率测试第128-131页
     ·固有频率测试平台第128-129页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129-131页
   ·主动激励特性实验第131-133页
     ·主动激励实验设置第131-132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32-133页
   ·电极短接开关控制实验第133-137页
     ·开关控制实验设置第134-135页
     ·开关控制实验及分析第135-137页
   ·主动振动控制实验第137-140页
     ·实验平台及实验流程第137-138页
     ·主动振动控制实验及分析第138-140页
   ·本章小结第140-141页
结论第141-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4-156页
致谢第156-157页
个人简历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孔陶瓷材料的弹性和传热性能研究
下一篇:以氨硼烷为先驱体制备BN微纳米材料及其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