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导论 | 第8-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学术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技术路线 | 第10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0-11页 |
2 关于城市化与劳动力转移的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 第11-19页 |
·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城市化 | 第11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 | 第11-12页 |
·劳动力转移 | 第12页 |
·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综述 | 第12-19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内相关研究的进展 | 第16-19页 |
3 中国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及现状分析 | 第19-38页 |
·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研究的三个时期 | 第23-24页 |
·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征 | 第24-31页 |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及特征 | 第24-28页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征 | 第28-31页 |
·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互关系分析 | 第31-34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市化的贡献 | 第31-32页 |
·城市化滞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第32-34页 |
·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 第34-38页 |
·城乡收入差距 | 第34-35页 |
·滞后的农业生产力水平 | 第35页 |
·短缺的转移资金 | 第35页 |
·低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 | 第35-36页 |
·滞后的城乡政府职能 | 第36页 |
·落后的制度因素 | 第36-38页 |
4 城市化进程中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8-44页 |
·城市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第38-39页 |
·城市化进程中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 第39-44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39-41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5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 第44-48页 |
·取消体制障碍,实现体制创新 | 第44-45页 |
·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自由流动 | 第44页 |
·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允许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流转 | 第44-45页 |
·改革现行的行政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管理体制 | 第45页 |
·改革现行的就业制度,解决转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 | 第45页 |
·重视城市发展,增强城市吸引力 | 第45-46页 |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 第46-47页 |
·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 第47-48页 |
6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2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