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平丸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VEGF和TNF-a表达的影响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 | 第14-16页 |
1.实验动物 | 第14页 |
2.实验药物 | 第14页 |
3.实验试剂 | 第14-15页 |
4.实验仪器 | 第15-16页 |
第二部分 实验方法 | 第16-20页 |
1.动物造模 | 第16页 |
2.模型评价 | 第16页 |
3.动物分组 | 第16页 |
4.动物给药 | 第16-17页 |
·给药剂量 | 第16-17页 |
·给药方法 | 第17页 |
5.动物取材 | 第17页 |
6.观察指标 | 第17-19页 |
·豚鼠的一般情况 | 第17页 |
·豚鼠双耳形态变化 | 第17页 |
·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17-18页 |
·细胞因子检测 | 第18-19页 |
7.统计学分析 | 第19-20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 第20-25页 |
1.肉眼观察 | 第20-21页 |
·一般情况 | 第20页 |
·豚鼠双耳形态 | 第20-21页 |
2.组织病理 | 第21-22页 |
3.细胞因子检测 | 第22-25页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25-46页 |
1.银屑病动物模型 | 第25-26页 |
·生物医学型动物模型 | 第25页 |
·诱发性动物模型 | 第25页 |
·自发性动物模型 | 第25-26页 |
·异体移植动物模型 | 第26页 |
·转基因动物模型 | 第26页 |
2.中医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6-29页 |
·古代中医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6-27页 |
·近代中医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7-29页 |
3.中医对治银屑病的治疗 | 第29-32页 |
·辩证论治 | 第29-30页 |
·经验方 | 第30-31页 |
·中医外治法 | 第31页 |
·针灸治疗 | 第31-32页 |
4.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32-34页 |
·遗传因素 | 第32-33页 |
·感染因素 | 第33页 |
·免疫因素 | 第33页 |
·环境因素 | 第33-34页 |
·神经精神因素 | 第34页 |
5.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治疗 | 第34-36页 |
·内用药物治疗 | 第34-35页 |
·外用药物治疗 | 第35-36页 |
·物理治疗 | 第36页 |
·生物制剂治疗 | 第36页 |
·心理治疗 | 第36页 |
6.银屑平丸组方分析 | 第36-40页 |
·银屑平丸方药组成 | 第36页 |
·银屑平丸组方依据 | 第36-37页 |
·银屑平丸方药分析 | 第37-39页 |
·银屑平丸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39-40页 |
7.实验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8.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探讨 | 第42-44页 |
9.问题和展望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附录 | 第56-73页 |
附录一 图片 | 第56-57页 |
附录二 综述 | 第57-73页 |
附录三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