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5-41页 |
第一章 藏獒的种质特性 | 第15-23页 |
1. 藏獒的生长发育 | 第15-16页 |
2. 藏獒的繁殖性能 | 第16页 |
3. 藏獒的适应性 | 第16-17页 |
4. 藏獒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第17-19页 |
·毛色遗传多样性 | 第17页 |
·血液蛋白遗传多样性 | 第17-18页 |
·RAPD | 第18页 |
·微卫星座位遗传多样性 | 第18-19页 |
5. 藏獒的起源与进化研究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家犬的起源与系统发育 | 第23-41页 |
1. 古生物学研究 | 第23页 |
2. 形态学研究 | 第23-24页 |
3. 细胞遗传学研究 | 第24页 |
4. 生化遗传学研究 | 第24-25页 |
5. 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25-36页 |
·微卫星标记 | 第25-26页 |
·线粒体DNA序列 | 第26-32页 |
·Y染色体序列 | 第32-34页 |
·核基因序列 | 第34-35页 |
·全基因组SNP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41-143页 |
第三章 藏獒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 第41-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7页 |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藏獒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 | 第47-50页 |
·编码蛋白基因 | 第50页 |
·非编码区 | 第50页 |
·tRNA和rRNA | 第50-51页 |
3. 讨论 | 第51-55页 |
·藏獒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 第51-53页 |
·编码蛋白基因 | 第53页 |
·非编码区 | 第53-54页 |
·tRNA和rRNA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第四章 基于线粒体12个编码蛋白基因序列的藏獒起源与系统发育分析 | 第59-7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3页 |
·试验材料 | 第60页 |
·试验方法 | 第60-6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73页 |
·藏獒和犬属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编码蛋白基因特征分析 | 第63-65页 |
·犬属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编码蛋白基因序列变异分析 | 第65-68页 |
·犬属动物线粒体基因组12个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变异分析 | 第68页 |
·犬属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编码蛋白基因同义替换和非同义替换 | 第68-69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69页 |
·分化时间估计 | 第69-73页 |
3. 讨论 | 第73-75页 |
·藏獒的起源与分类地位 | 第73页 |
·藏獒与其它家犬品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 第73-74页 |
·藏獒的起源时间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第五章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和DNA条形码序列的藏獒起源与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 第79-9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0-83页 |
·试验样本 | 第80页 |
·DNA提取 | 第80页 |
·PCR扩增与测序 | 第80-83页 |
·数据处理 | 第83页 |
·分化时间估计 | 第8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3-89页 |
·藏獒和家犬品种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 | 第83-84页 |
·藏獒和家犬品种线粒体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的变异分析 | 第84-85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85-87页 |
·分化时间估计 | 第87-89页 |
3. 讨论 | 第89-92页 |
·犬类线粒体COI基因和DNA条形码 | 第89-90页 |
·藏獒的起源 | 第90-92页 |
·藏獒与其它大型家犬品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 第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第六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序列的藏獒起源与系统发育分析 | 第97-12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8-101页 |
·试验动物 | 第98-100页 |
·DNA提取 | 第100页 |
·PCR扩增与测序 | 第100-101页 |
·数据处理和系统发育分析 | 第101页 |
·分化时间估计 | 第10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1-112页 |
·藏獒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全序列和结构分析 | 第101-105页 |
·家犬品种间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变异分析 | 第105页 |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105-106页 |
·基于线粒体582bp高变区Ⅰ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106-109页 |
·分化时间估计 | 第109-112页 |
3. 讨论 | 第112-116页 |
·藏獒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结构特征 | 第112-114页 |
·藏獒与家犬品种间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变异 | 第114-115页 |
·藏獒与其它家犬品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 第115页 |
·藏獒的起源和分类地位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1页 |
第七章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和高变区序列的藏獒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121-1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22-124页 |
·试验动物 | 第122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122页 |
·PCR扩增和产物回收 | 第122-123页 |
·克隆测序 | 第123页 |
·序列整理 | 第123页 |
·序列分析 | 第123-124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1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24-136页 |
·藏獒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全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124-128页 |
·犬属8个群体线粒体控制区538bp高变区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128-129页 |
·犬属8个群体线粒体控制区538bp高变区Ⅰ序列单倍型分析 | 第129-132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132-136页 |
3. 讨论 | 第136-139页 |
·藏獒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变异 | 第136-138页 |
·藏獒群体遗传多样性 | 第138-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3页 |
第三部分 结论 | 第143-14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5-147页 |
致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