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 高效液相色谱概述 | 第10-12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发展简史 | 第10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原理 | 第10-11页 |
·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 | 第11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 第11页 |
·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范围 | 第11-12页 |
2 色谱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流动相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检测器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UV-VIS) | 第13-14页 |
·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 | 第14页 |
·荧光检测器(FLD) | 第14-15页 |
·电化学检测器(ECD) | 第15页 |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 | 第15页 |
·质谱检测器(MSD) | 第15-16页 |
·示差折光检测器(DRID) | 第16页 |
·核磁共振检测器(NMRD) | 第16页 |
·化学发光检测器(CLD) | 第16-17页 |
·其他检测器 | 第17页 |
3 高效液相色谱在杜仲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 第17-20页 |
·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 | 第17-18页 |
·木脂素类(lignans) | 第18页 |
·黄酮类(flavonoids) | 第18页 |
·环烯醚萜类(iridoids) | 第18-19页 |
·萜类化合物(terpenes) | 第19页 |
·杜仲胶(gutta-percha) | 第19页 |
·多糖类(polysaccharides) | 第19页 |
·杜仲抗真菌蛋白(Eucommia Antifungal Protein) | 第19-20页 |
·营养成分 | 第20页 |
4 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在体内的代谢 | 第20页 |
·大豆异黄酮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及作用 | 第20-24页 |
·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作用 | 第20-21页 |
·大豆异黄酮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 第21页 |
·大豆异黄酮对骨质疏松的作用 | 第21-22页 |
·大豆异黄酮抗癌作用 | 第22页 |
·其他生理功能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研究报告 | 第24-54页 |
第一节 HPLC法测定杜仲中绿原酸和芦丁 | 第24-30页 |
1 实验部分 | 第24-25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25-28页 |
3 结论 | 第28-30页 |
第二节 HPLC法测定豆奶粉中四种大豆异黄酮含量 | 第30-38页 |
1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3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节 不同豆类中四种大豆异黄酮的HPLC法测定 | 第38-44页 |
1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3 讨论 | 第43-44页 |
第四节 HPLC法测定绿豆芽中四种大豆异黄酮的含量 | 第44-54页 |
1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3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6页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题录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