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配网自动化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配网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 | 第17-44页 |
·配网自动化系统 | 第17-18页 |
·配电自动化内容 | 第18-20页 |
·电流型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 | 第20-25页 |
·电流型配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的概念 | 第20-21页 |
·基本功能 | 第21-23页 |
·故障检测技术 | 第23-25页 |
·电压型馈线自动化的研究 | 第25-42页 |
·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 第25-27页 |
·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 | 第27-30页 |
·户外配电自动化设备介绍 | 第30-34页 |
·分支开关 | 第34-40页 |
·监控站系统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虎门电网配电自动化规划探讨 | 第44-50页 |
·虎门中压配电网现状分析 | 第44-46页 |
·中压配电网的概况 | 第44页 |
·线路接线模式 | 第44-45页 |
·线路负载率 | 第45-46页 |
·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的关系 | 第46页 |
·虎门配网的特点及对自动化系统的要求 | 第46-47页 |
·终端设备工作环境恶劣 | 第46页 |
·可靠性要求高 | 第46-47页 |
·系统复杂 | 第47页 |
·虎门配网自动化改造试点的总体设想 | 第47-48页 |
·改造原则 | 第47-48页 |
·试点对象的选择 | 第48页 |
·预期目标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配网自动化试点工程实施方案 | 第50-62页 |
·试点线路概况 | 第50页 |
·架空分段原则 | 第50-51页 |
·分段方案及一次设备改造 | 第51-54页 |
·通信方式 | 第54-55页 |
·监控站系统配置 | 第55-56页 |
·变电站出线保护配合 | 第56-57页 |
·系统安全问题 | 第57页 |
·人身安全 | 第57-59页 |
·工程量统计和投资估算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测试 | 第62-77页 |
·试验目的 | 第62页 |
·试验范围 | 第62页 |
·组织保证措施 | 第62-63页 |
·用户设备保护 | 第63页 |
·试验项目及操作步骤 | 第63-67页 |
·试验前提条件 | 第63页 |
·自动化开关遥信、遥控试验 | 第63-67页 |
·线路停、送电试验 | 第67-68页 |
·线路负荷转移试验 | 第68-70页 |
·故障模拟试验 | 第70-75页 |
·故障模拟试验方法 | 第70-71页 |
·故障模拟试验方案1 | 第71-73页 |
·故障模拟试验方案2 | 第73-75页 |
·恢复用户设备供电 | 第75页 |
·试验完成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优化 | 第77-81页 |
·实现的功能 | 第77页 |
·现阶段虎门配网自动化系统存在的不足 | 第77-78页 |
·虎门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改进方向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