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0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7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7-9页
 三、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9页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第9-10页
第一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相关理论概述第10-20页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第10-13页
  一、凯恩斯主义时期第10-11页
  二、货币主义时期第11-12页
  三、后凯恩斯主义时期第12-13页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传导机制第13-20页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13-16页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16-20页
第二章 国内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演变第20-27页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历史演变第20-22页
  一、1984 年至1995 年以信贷规模作为中介目标第20-21页
  二、1996 年至今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第21-22页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2-27页
  一、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2-24页
  二、欧洲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4-27页
第三章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分析第27-38页
 第一节 相关性分析第27-34页
  一、实证分析方法探析——Johansen 协整检验和 VAR(向量自回归)第27-28页
  二、货币供应量与币值稳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的协整检验第28-34页
 第二节 可控性分析第34-36页
  一、基础货币的内生性第35-36页
  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第36页
 第三节 可测性分析第36-38页
  一、居民活期储蓄存款第36-37页
  二、证券交易保证金第37页
  三、外汇占款第37-38页
第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未来取向探讨第38-51页
 第一节 汇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分析第38-39页
 第二节 “盯住通货膨胀率”制度的局限性分析第39-42页
  一、我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较弱第40-41页
  二、通货膨胀率预测能力有限第41页
  三、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尚存在问题第41-42页
 第三节 我国未来实行利率目标制的探讨第42-51页
  一、我国实行利率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第42-43页
  二、泰勒规则第43-44页
  三、泰勒规则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检验第44-47页
  四、我国实行利率目标制的政策建议第47-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词第54-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金融机构救助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失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