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电磁学、电动力学论文--电磁学论文--电磁波与电磁场论文

电磁超材料非线性特性理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6页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1-14页
   ·电磁超材料的范围第14-16页
   ·非线性电磁超材料研究进展第16-22页
     ·非线性电磁超材料的实现方法第16-18页
     ·电磁超材料中的二阶非线性效应第18-20页
     ·电磁超材料中的三阶非线性效应第20-22页
   ·电磁超材料的应用前景第22-25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2章 电磁超材料基本理论第26-47页
   ·双负电磁超材料第26-28页
   ·双负电磁超材料的实现第28-43页
     ·负有效介电常数第28-31页
     ·负有效磁导率第31-33页
     ·左、右手材料界面的电磁边界条件第33-35页
     ·负折射效应第35-37页
     ·完美透镜成像第37-39页
     ·反Doppler 效应第39-40页
     ·逆Cherenkov 效应和反光压效应第40-42页
     ·逆Goos-H?nchen(GH)位移第42-43页
   ·非线性电磁超材料的表面波特性第43-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线环结构电磁超材料非线性电磁响应特性第47-66页
   ·线环结构电磁超材料介电常数理论分析第47-51页
     ·二维线环结构电磁超材料模型第48-49页
     ·该电磁超材料介电常数理论推导第49-51页
   ·线环结构介电常数随外场变化规律第51-55页
     ·聚焦情况下介电常数实部随外场变化关系第51-53页
     ·散焦情况下介电常数实部随外场变化关系第53-55页
   ·线环结构电磁超材料磁导率理论分析第55-58页
     ·三维线环结构电磁超材料模型第55-56页
     ·三维线环结构电磁超材料磁导率理论推导第56-58页
   ·线环结构磁导率随外场变化规律第58-64页
     ·聚焦情况下磁导率实部随外场变化关系第58-60页
     ·散焦情况下磁导率实部随外场变化关系第60-62页
     ·线环结构磁导率虚部随外场变化关系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线环结构电磁超材料属性随外场的变化关系第66-82页
   ·线环结构电磁超材料属性随归一化外场强度变化规律第66-71页
     ·聚焦情况下电磁超材料属性随外场强度变化关系第66-69页
     ·散焦情况下电磁超材料属性随外场强度变化关系第69-71页
   ·线环结构电磁超材料临界值与各物理量关系第71-74页
     ·外场频率与该线环结构电磁超材料临界值的关系第71-73页
     ·损耗与该线环结构电磁超材料临界值的关系第73-74页
   ·裂环谐振器间互感对有效磁导率的影响第74-81页
     ·有效磁导率与裂环谐振器间互感的关系第74-75页
     ·裂环谐振器间互感对有效磁导率影响的计算结果第75-79页
     ·裂环谐振器间互感对线环结构电磁超材料临界值的影响第79-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5章 线环结构电磁超材料中的三阶效应与表面波特性第82-106页
   ·电磁超材料中的色散关系第82-94页
     ·双光子吸收耦合波方程及Manley-Rowe 关系第84-85页
     ·电磁超材料中双光子吸收过程的计算结果第85-88页
     ·受激拉曼散射过程的耦合波方程第88-90页
     ·电磁超材料中受激拉曼散射过程的计算结果第90-94页
   ·各向异性介质与非线性线环结构超材料界面上的表面波第94-98页
     ·理论模型第94-96页
     ·非线性传播常数第96-98页
   ·计算结果及讨论第98-105页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结论第106-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个人简历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驻极体中空间电荷新型测量方法研究
下一篇:SPH方法改进研究及其在自由面流动问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