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动态评价与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和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 | 第16-19页 |
·自然资源保障能力 | 第16-17页 |
·农业生产要素的支撑能力 | 第17-18页 |
·产出效益能力 | 第18-19页 |
·研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农业经济生产要素理论 | 第19页 |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 | 第21-32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1-24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 第21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1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层次 | 第21-23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3页 |
·有关指标的定义和计算 | 第23-24页 |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 第24-26页 |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24-26页 |
·原始数据的同趋势化处理 | 第26页 |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方法 | 第26-31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26-27页 |
·主成分分析的一般数学模型 | 第27-28页 |
·主成分的选择 | 第28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新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动态评价与分析 | 第32-64页 |
·新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状 | 第32-40页 |
·资源保障能力 | 第32-35页 |
·农业要素的支撑能力 | 第35-39页 |
·农业产出效益能力 | 第39-40页 |
·指标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 第40-45页 |
·指标数据的获取 | 第40-42页 |
·指标数据回归分析 | 第42-44页 |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44-45页 |
·新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 | 第45-50页 |
·新疆各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动态评价 | 第50-63页 |
·各地区农业发展现状 | 第50-57页 |
·各地区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 第57-61页 |
·各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和措施 | 第64-69页 |
·加强生态农业的建设 | 第64-65页 |
·建立防护林、草体系 | 第64页 |
·提高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 | 第64-65页 |
·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 第65-66页 |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 第65-66页 |
·提高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 | 第66页 |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科技含量 | 第66-68页 |
·促进农业市场化、产业化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结论 | 第69-70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