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24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6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3-1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0-2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2. 粮食物流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24-31页 |
·粮食物流的概念和特点 | 第24-27页 |
·粮食物流的概念 | 第24-25页 |
·粮食物流的特点 | 第25-27页 |
·粮食物流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 第27-29页 |
·粮食物流体系的概念 | 第27-28页 |
·粮食物流体系的特点 | 第28-29页 |
·粮食物流体系构成 | 第29-31页 |
·粮食物流体系要素构成 | 第29-30页 |
·粮食物流体系功能构成 | 第30-31页 |
3. 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50页 |
·我国粮食流通政策发展历程 | 第31-34页 |
·粮食自由购销阶段(1949 年——1952 年) | 第31页 |
·粮食统购统销阶段(1953 年——1984 年) | 第31页 |
·粮食购销双轨制阶段(1985 年——1997 年) | 第31-32页 |
·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阶段(1998 年——2003 年) | 第32-34页 |
·粮食流通体制全面市场化阶段(2004 年以来) | 第34页 |
·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体系的现状 | 第34-42页 |
·粮源丰富且物流量大 | 第34-36页 |
·已形成覆盖全省且辐射周边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 第36-37页 |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 第37-39页 |
·粮食行业信息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 第39-40页 |
·具备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条件 | 第40-42页 |
·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42-50页 |
·粮食物流主体市场化程度不高 | 第42-44页 |
·储运基础设施和运输能力落后 | 第44-45页 |
·信息化程度低 | 第45-46页 |
·质量检验检测不完善 | 第46-47页 |
·物流环节成本居高不下 | 第47-50页 |
4. 国内外粮食物流发展经验及借鉴 | 第50-63页 |
·国内外粮食物流发展经验 | 第50-59页 |
·国外粮食物流管理经验 | 第50-55页 |
·国内粮食物流管理经验 | 第55-59页 |
·国内外粮食物流管理经验对黑龙江省的借鉴 | 第59-63页 |
·加强粮食物流体系规划研究 | 第59-60页 |
·粮食物流各节点布局合理 | 第60页 |
·粮食物流设施配套齐全 | 第60页 |
·推进粮食物流“四散化”的发展 | 第60-61页 |
·形成以大型跨国企业为主体的粮食物流体系 | 第61-62页 |
·政府对粮食标准及质量控制体系的促进和完善 | 第62-63页 |
5. 推动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63-72页 |
·构建现代粮食物流网络体系 | 第63-64页 |
·建设粮食物流通道 | 第63页 |
·建设重点粮食物流节点 | 第63-64页 |
·加强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建设 | 第64-67页 |
·完善粮食物流市场主体 | 第64-65页 |
·加强粮食各级批发市场建设 | 第65-66页 |
·加大对粮食储运设施建设的投入 | 第66-67页 |
·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 第67页 |
·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 第67-69页 |
·建立健全粮食检验检测机构 | 第68-69页 |
·加大对粮油检测设施投入 | 第69页 |
·积极推行粮食入库和出库质量检验制度 | 第69页 |
·完善供应链管理模式 | 第69-72页 |
·以综合粮食物流中心为主的粮食产业链模式 | 第69-71页 |
·建立第三方粮食专业物流企业 | 第71-72页 |
6. 结论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2页 |
·对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