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以农民形象为题材的绘画的发展 | 第8-10页 |
一)简述农民题材创作在二十世纪前的欧洲和中国的发展 | 第8-9页 |
二)西方油画传入中国 | 第9-10页 |
二、战争时期 | 第10-12页 |
一)海归后油画的繁荣 | 第10页 |
二)“苦难”的农民形象 | 第10-12页 |
三、新中国时期 | 第12-15页 |
一)复兴文化情境 | 第12页 |
二)“革命者”的农民形象 | 第12-13页 |
三)“主人翁”的农民形象 | 第13-15页 |
四、改革开放后 | 第15-18页 |
一)“人道主义”精神的弘扬 | 第15页 |
二)“真实化”的农民形象 | 第15-18页 |
1、罗中立《父亲》的经典 | 第16页 |
2、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礼赞 | 第16-18页 |
五、当代中国油画农民形象新格局 | 第18-28页 |
一)知识、信息开放时代的个性伸展 | 第18页 |
二)当代中国油画家对农民形象的现代性探索 | 第18-19页 |
三)画家笔下的多样风格 | 第19-28页 |
1、罗中立情系巴山 | 第20-21页 |
2、宫立龙调侃乡间 | 第21-22页 |
3、段正渠大地歌手 | 第22-24页 |
4、忻东旺思考人性 | 第24-25页 |
5、徐唯辛关怀现实 | 第25-28页 |
结语:当代中国农民创作题材的意义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附录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