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导言 | 第11-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一) 关于功利和功利主义研究 | 第12-16页 |
(二) 功利主义主义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三)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功利主义与功利主义价值取向 | 第19-23页 |
(一) 功利、功利主义 | 第19-21页 |
(二) 功利主义价值取向 | 第21-23页 |
1、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含义 | 第21页 |
2、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特征 | 第21-23页 |
二、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表现及影响 | 第23-29页 |
(一) 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表现 | 第23-27页 |
1、大学生政治观功利主义取向 | 第23页 |
2、大学生学习观功利主义取向 | 第23-24页 |
3、大学生婚恋观功利主义取向 | 第24-25页 |
4、大学生就业观功利主义取向 | 第25页 |
5、大学生人际交往观功利主义取向 | 第25-27页 |
(二) 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27-29页 |
三、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原因分析 | 第29-36页 |
(一) 高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 第29-30页 |
(二)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30-31页 |
(三) 多种不良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 第31-34页 |
1、大众传播媒体对功利主义的过度渲染 | 第31页 |
2、父母功利主义教育方式 | 第31-32页 |
3、国外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 | 第32-33页 |
4、同辈群体、同学之间的竞争压力 | 第33页 |
5、部分教师的功利主义言行 | 第33-34页 |
(四) 不良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影响 | 第34-35页 |
(五) 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尚未健全 | 第35-36页 |
四、克服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对策研究 | 第36-45页 |
(一) 发挥学校育人优势,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正面教育与环境熏陶相结合 | 第36-38页 |
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 第36-37页 |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 第37页 |
3、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良好心理状态 | 第37-38页 |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 第38页 |
(二) 动员社会力量,淡化物质功利气息,创设良好社会环境 | 第38-42页 |
1、在全社会加强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引导树立义利统一的价值观 | 第39-40页 |
2、注重社会主流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40页 |
3、健全社会考核评价机制,推行德才兼备的用人观 | 第40-42页 |
(三) 优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第42-43页 |
(四) 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实践锻炼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