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引言 | 第13-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本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财产权概述 | 第17-26页 |
2.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历史演变 | 第17-19页 |
2.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萌芽 | 第17页 |
2.1.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形成 | 第17-18页 |
2.1.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改革与现状 | 第18-19页 |
2.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界定 | 第19-23页 |
2.2.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概念的理论争议 | 第19-20页 |
2.2.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含义及特征 | 第20-21页 |
2.2.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21-23页 |
2.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的界定 | 第23-24页 |
2.3.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的含义 | 第23页 |
2.3.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的范围 | 第23-24页 |
2.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财产权的制度价值 | 第24-26页 |
2.4.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的意义 | 第24-25页 |
2.4.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制度的意义 | 第25-26页 |
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3页 |
3.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6-28页 |
3.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的立法现状 | 第26-27页 |
3.1.2 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的立法不足 | 第27-28页 |
3.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的改革及存在问题 | 第28-33页 |
3.2.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践 | 第29-30页 |
3.2.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别法人定位及其财产权制度的影响 | 第33-37页 |
4.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别法人定位 | 第33-35页 |
4.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在法人分类体系中的特殊性 | 第33-34页 |
4.1.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作为经济组织的特殊性 | 第34-35页 |
4.2 特别法人定位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 第35-37页 |
4.2.1 有利于明确农村集体财产权的归属 | 第35页 |
4.2.2 有利于理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与其成员的利益关系 | 第35-36页 |
4.2.3 有利于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社会保障功能 | 第36-37页 |
5 特别法人定位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财产权制度的重构 | 第37-48页 |
5.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财产权制度的价值取向 | 第37-39页 |
5.1.1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 第37页 |
5.1.2 坚持保障农村集体成员合法权益和增加财产性收入 | 第37-38页 |
5.1.3 坚持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社会保障的功能 | 第38-39页 |
5.2 重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制度的基础:法人形式之创新 | 第39-42页 |
5.2.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形式的理论之争 | 第39-40页 |
5.2.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形式的应然选择:新型股份合作制 | 第40-42页 |
5.3 新型股份合作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财产权的具体构造 | 第42-48页 |
5.3.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财产权的客体范围 | 第42-43页 |
5.3.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财产权的权能 | 第43-44页 |
5.3.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股权的设置、流转及管理 | 第44-45页 |
5.3.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财产权益的分配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