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技术刻画安阳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5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8-36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8-23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8-20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20-21页 |
2.1.3 气象 | 第21-22页 |
2.1.4 水文 | 第22-23页 |
2.2 地质条件 | 第23-26页 |
2.2.1 地质构造 | 第23-24页 |
2.2.2 地层岩性及分布 | 第24-26页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6-36页 |
2.3.1 含水岩组结构特征 | 第26-28页 |
2.3.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第28-29页 |
2.3.3 地下水动态特征 | 第29-36页 |
3 样品采集分析 | 第36-43页 |
3.1 采样点位置 | 第36-37页 |
3.2 野外调查采样与样品测试分析 | 第37-43页 |
4 水化学刻画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 | 第43-52页 |
4.1 主要离子关系分析 | 第43-45页 |
4.2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第45-49页 |
4.3 水化学刻画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 | 第49-52页 |
5 同位素技术刻画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 | 第52-81页 |
5.1 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同位素特征 | 第52-56页 |
5.1.1 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 第52-54页 |
5.1.2 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 第54-55页 |
5.1.3 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 第55-56页 |
5.2 稳定同位素技术刻画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 | 第56-59页 |
5.2.1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关系 | 第56-57页 |
5.2.2 补给区的确定 | 第57-58页 |
5.2.3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混合比例 | 第58-59页 |
5.3 地下水放射性同位素氚年龄计算及其意义 | 第59-81页 |
5.3.1 氚分布特征分析 | 第61-65页 |
5.3.2 氚年龄计算及其意义 | 第65-8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1-84页 |
6.1 结论 | 第81-82页 |
6.2 新见解 | 第82页 |
6.3 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