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及优化路径研究--以石家庄市试点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第10页
        1.1.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第10-11页
        1.1.3 社区居家养老改革试点的探索第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3.1 关于社区居家养老的研究第12-13页
        1.3.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第13-14页
        1.3.3 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4页
        1.3.4 关于社区居家养老参与主体的研究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5-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2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6-17页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7-19页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9-23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2.1.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第19页
        2.1.2 满意度第19-20页
    2.2 相关理论第20-23页
        2.2.1 社会支持理论第20页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第20-21页
        2.2.3 马斯洛需求理论第21-22页
        2.2.4 社区照顾理论第22-23页
3 石家庄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分析第23-32页
    3.1 石家庄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客观分析第23-26页
        3.1.1 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的基本情况第23-24页
        3.1.2 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政策第24-25页
        3.1.3 石家庄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举措第25-26页
    3.2 石家庄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观分析第26-32页
        3.2.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第26页
        3.2.2 访谈内容整理第26-30页
        3.2.3 访谈结果分析第30-32页
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第32-35页
    4.1 研究模型的构建第32-33页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33-34页
    4.3 问卷设计第34-35页
        4.3.1 调查问卷初步设计第34页
        4.3.2 问卷预调查第34页
        4.3.3 问卷的形成与发放第34-35页
5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实证分析第35-50页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5-42页
        5.1.1 性别、年龄分布情况第35-36页
        5.1.2 受教育程度第36页
        5.1.3 职业和收入状况第36-37页
        5.1.4 身体状况第37-38页
        5.1.5 家庭特征第38-39页
        5.1.6 社会特征情况第39-41页
        5.1.7 服务满意度分布第41-42页
    5.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42-43页
        5.2.1 问卷信度分析第42页
        5.2.2 问卷效度分析第42-43页
    5.3 因子分析第43-44页
    5.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4-50页
        5.4.1 模型建立第44-45页
        5.4.2 回归分析第45-50页
6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化路径第50-56页
    6.1 优化政府职责,加强建后监管第50-51页
    6.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规划社区布局第51页
    6.3 引入社会资本,完善服务设施建设第51-52页
    6.4 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弘扬养老志愿服务文化第52-53页
    6.5 动态反映老年人需求,提供层次化服务第53-54页
    6.6 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强化家庭照顾支持第54页
    6.7 研发盈利产品,加强宣传力度第54-56页
7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56-59页
    7.1 研究结论第56-57页
    7.2 研究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1第63-65页
附录2第65-66页
后记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养结合模式下民办养老机构的绩效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下一篇: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