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论文

基于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疲劳本构模型研究及参数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1.绪论第10-22页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20页
        1.2.1 岩石的动力学特征第11-15页
        1.2.2 岩石在循环荷载下的力学特性研究第15-18页
        1.2.3 岩石疲劳本构模型的研究第18-20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0-22页
2.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疲劳特性基本理论第22-30页
    2.1 概述第22页
    2.2 疲劳模型的基本元件与元件组合第22-26页
        2.2.1 基本元件第22-25页
        2.2.2 元件组合第25-26页
    2.3 循环荷载等效应力函数表示方法第26-28页
        2.3.1 循环荷载定义第26页
        2.3.2 循环荷载等效处理第26-28页
    2.4 岩石疲劳变形特性第28-29页
        2.4.1 疲劳变形的特征第28-29页
        2.4.2 疲劳变形的组成第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岩石西原疲劳本构模型与参数分析第30-41页
    3.1 概述第30页
    3.2 常应力下的西原模型第30-31页
    3.3 改进后的西原疲劳本构模型第31-35页
        3.3.1 西原疲劳模型第31-33页
        3.3.2 非线性西原疲劳模型第33-35页
    3.4 西原疲劳本构模型适用性拟合验证第35-38页
        3.4.1 参数确定及拟合方法第35-36页
        3.4.2 疲劳模型的拟合验证第36-38页
    3.5 拟合结果与参数分析第38-39页
        3.5.1 结果分析第38-39页
        3.5.2 参数分析第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岩石宾汉姆疲劳本构模型与参数分析第41-56页
    4.1 概述第41页
    4.2 常应力下的宾汉姆模型第41-42页
    4.3 改进后的宾汉姆疲劳本构模型第42-49页
        4.3.1 非线性宾汉姆疲劳元件第42-43页
        4.3.2 非线性宾汉姆疲劳本构方程第43-49页
    4.4 宾汉姆疲劳本构模型适用性拟合验证第49-53页
        4.4.1 参数确定及拟合方法第49页
        4.4.2 疲劳模型的拟合验证第49-53页
    4.5 拟合结果与参数分析第53-55页
        4.5.1 结果分析第53页
        4.5.2 参数分析第53-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西原疲劳模型和宾汉姆疲劳模型流变性质的对比分析第56-66页
    5.1 概述第56页
    5.2 力学模型的对比分析第56-58页
        5.2.1 模型结构第56-57页
        5.2.2 模型参数第57-58页
    5.3 流变性质的对比分析第58-64页
        5.3.1 岩石的流变性质第58-60页
        5.3.2 西原疲劳模型的流变性质第60-62页
        5.3.3 宾汉姆疲劳模型的流变性质第62-64页
    5.4 适用范围的对比分析第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6.结论与展望第66-70页
    6.1 结论第66-68页
    6.2 展望第68-70页
致谢第70-7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2-79页
附录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省兴仁滥木厂矿区金汞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下一篇:贵州小山坝铝土矿伴生锂赋存特征及富集机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