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事侦查学(犯罪对策学、犯罪侦查学)论文--司法鉴定学论文--痕迹学论文

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立体足迹步态特征提取与分类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10-11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内外足迹学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算法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5-17页
2 立体足迹步态特征分析理论第17-20页
    2.1 立体足迹步态分析理论的形成第17页
    2.2 立体足迹步态分析理论主要内容第17-20页
        2.2.1 落脚特征第17-18页
        2.2.2 垂直支撑特征第18页
        2.2.3 起脚特征第18-20页
3 立体足迹步态特征样本库的建立第20-28页
    3.1 立体足迹步态特征样本采集设备与方法第20-22页
    3.2 样本剪裁软件的设计第22-24页
    3.3 样本库的建立第24-27页
    3.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4 基于Haar特征的步态特征提取与分类第28-47页
    4.1 Haar特征第28-31页
        4.1.1 Haar特征简介第28-30页
        4.1.2 积分图第30-31页
    4.2 Adaboost算法第31-36页
        4.2.1 Boosting算法第31-32页
        4.2.2 Adaboost算法的提出第32-35页
        4.2.3 Adaboost算法误差分析第35-36页
    4.3 实验流程第36页
    4.4 基于Haar特征的抠痕检测算法第36-40页
    4.5 基于Haar特征的踏痕检测算法第40-46页
    4.6 本章小结第46-47页
5 基于LBP特征的步态特征提取与分类第47-59页
    5.1 LBP特征第47-52页
        5.1.1 LBP算子概述第47页
        5.1.2 基本LBP算子第47-50页
        5.1.3 LBP等价模式第50页
        5.1.4 旋转不变LBP第50-52页
        5.1.5 LBPH和MB-LBP模式第52页
    5.2 实验流程第52-53页
    5.3 基于LBP特征的检测算法第53-58页
        5.3.1 基于LBP特征的抠痕检测算法第53-55页
        5.3.2 基于LBP特征的踏痕检测算法第55-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6 性能比较第59-62页
    6.1 抠痕检测算法的性能比较第59-60页
    6.2 踏痕检测算法的性能比较第60-61页
    6.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7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7.1 本文工作总结第62页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62-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突发事件处置中警务“双微”传播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认罪认罚中的程序从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