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山防火论文

煤的芳香性及氢键对钙基阻化剂抑制煤自燃作用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1 绪论第13-41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33页
     ·煤自燃机理研究第14-16页
     ·煤结构的研究第16-24页
     ·预防煤炭自燃的阻化机理研究第24-27页
     ·氢键及其对煤的作用研究第27-32页
     ·溶剂化效应的研究第32-33页
   ·论文的理论意义第33-34页
   ·研究方案第34-35页
     ·研究内容第34-35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35页
 参考文献第35-41页
2 理论和研究方法第41-66页
   ·量子化学理论第41-42页
   ·Schr?dinger 方程及近似第42-43页
   ·分子轨道理论第43-44页
   ·密度泛函理论第44-50页
     ·Kohn-Sham 方程第45-47页
     ·Hohenberg-Kohn 变分第47-49页
     ·Lee-Yang Parr 的局域密度r 近似(LDA)第49-50页
   ·振动频率的计算第50-54页
     ·转动能量第51-52页
     ·振动能量及量子化学处理第52-54页
   ·配位化学理论第54-55页
     ·基本概念第54-55页
     ·配合物中的化学键理论第55页
   ·氢键体系的理论计算第55-56页
   ·溶剂化效应第56-62页
     ·溶剂化效应研究的基本思想第57页
     ·溶剂化效应的反应场模型第57-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3 煤活性结构芳香性对 Ca~(2+)阻化剂与煤形成配合物的影响第66-91页
   ·引言第66-67页
   ·计算方法选择第67页
   ·芳香性变化对Ca~(2+)阻化剂与煤形成配合物的影响第67-88页
     ·配合物的几何特征第67-70页
     ·配合物分子前线轨道分析第70-82页
     ·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第82-83页
     ·净电荷布居及电荷转移第83-86页
     ·红外光谱特征第86-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4 氢键对 Ca~(2+)阻化剂与煤形成配合物作用第91-115页
   ·引言第91-92页
   ·模型设计与计算方法第92页
   ·氢键对H_2O 参与配位的作用第92-95页
   ·氢键对Ca~(2+)阻化剂与煤形成配合物的影响第95-112页
     ·配合物的几何特征第95-97页
     ·配合物分子的前线轨道分析第97-103页
     ·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第103页
     ·配合物的光谱特征第103-108页
     ·配合物的净电荷布居第108-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5页
5 溶剂化效应对 Ca~(2+)阻化剂与煤形成配合物的影响第115-135页
   ·引言第115-116页
   ·溶剂化效应的计算方法第116页
   ·溶剂化效应对Ca~(2+)阻化剂与煤形成配合物的影响第116-133页
     ·配合物的几何特征第116-120页
     ·配合物分子的前线轨道分析第120-130页
     ·配合物体系的净电荷布居及电荷转移第130-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35-138页
   ·结论第135-137页
   ·展望第137-138页
作者简历第138-14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级机站通风方式下的网络算法理论研究
下一篇:移动高程平面约束的多视影像可靠匹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