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4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 | 第20-29页 |
2.1 股权众筹概述 | 第20-25页 |
2.1.1 股权众筹的界定 | 第20页 |
2.1.2 股权众筹行为特征 | 第20-21页 |
2.1.3 股权众筹参与主体分析 | 第21页 |
2.1.4 股权众筹模式的运营模式 | 第21-25页 |
2.2 计划行为理论 | 第25-28页 |
2.2.1 TPB的提出 | 第25页 |
2.2.2 TPB的内涵 | 第25-27页 |
2.2.3 TPB的测量方法 | 第27-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我国股权众筹发展现状 | 第29-39页 |
3.1 国内股权众筹市场分析 | 第29-35页 |
3.1.1 股权众筹平台地区分布 | 第29-30页 |
3.1.2 我国股权众筹平台上线时间 | 第30-32页 |
3.1.3 各股权众筹平台成交项目数量占比 | 第32-33页 |
3.1.4 股权众筹平台成交项目交易额占比 | 第33-35页 |
3.2 深圳地区股权众筹平台介绍 | 第35-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基于TPB的领投人参与股权众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设计 | 第39-46页 |
4.1 模型的设计 | 第39-40页 |
4.2 变量的定义 | 第40页 |
4.3 研究假设设立 | 第40-42页 |
4.4 调查问卷设计 | 第42-44页 |
4.4.1 问卷设计思路 | 第42页 |
4.4.2 问卷构成 | 第42-44页 |
4.5 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4.5.1 样本选择 | 第44-45页 |
4.5.2 数据收集 | 第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基于TPB的领投人参与股权众筹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46-59页 |
5.1 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 | 第46-47页 |
5.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47-49页 |
5.3 样本的信度分析 | 第49-50页 |
5.4 样本的效度分析 | 第50-53页 |
5.4.1 Bartlett检验和KMO检验分析 | 第50-51页 |
5.4.2 领投人参与股权众筹行为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 第51-53页 |
5.5 领投人参与股权众筹行为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第53-54页 |
5.6 回归分析 | 第54-57页 |
5.6.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54页 |
5.6.2 各变量间的回归分析 | 第54-5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9-6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6.2 建议 | 第60-61页 |
6.2.1 合理利用行为影响因素,促进股权众筹发展 | 第60页 |
6.2.2 加强领投人的监管机制,避免人为风险发生 | 第60-61页 |
6.2.3 加强股权众筹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 第61页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1-63页 |
6.3.1 研究不足 | 第61-62页 |
6.3.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