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区概况 | 第15页 |
1.4.2 数据来源 | 第15-16页 |
2 耕地流转基本理论综述 | 第16-23页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6-18页 |
2.1.1 土地经济学理论 | 第16-17页 |
2.1.2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7页 |
2.1.3 土地产权理论 | 第17-18页 |
2.1.4 土地规模经营理论 | 第18页 |
2.2 农村耕地流转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2.1 农村土地的涵义 | 第18-19页 |
2.2.2 耕地的涵义 | 第19页 |
2.2.3 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的涵义 | 第19页 |
2.2.4 农地流转的涵义 | 第19-20页 |
2.3 国外土地流转实践的经验借鉴 | 第20-23页 |
2.3.1 美国模式——大规模家庭经营 | 第20页 |
2.3.2 法国模式——中等规模家庭经营 | 第20页 |
2.3.3 日本模式——小规模家庭经营 | 第20-21页 |
2.3.4 国外土地流转模式的成功经验的启示 | 第21-23页 |
3 安徽省耕地利用现状 | 第23-28页 |
3.1 耕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 第23-24页 |
3.2 耕地投入利用程度 | 第24-25页 |
3.3 耕地质量分析 | 第25-26页 |
3.3.1 土地退化 | 第25页 |
3.3.2 水土流失 | 第25页 |
3.3.3 土壤肥力不足 | 第25-26页 |
3.4 耕地存在问题 | 第26-28页 |
3.4.1 耕地细碎化 | 第26页 |
3.4.2 季节性抛荒规模扩大 | 第26页 |
3.4.3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小 | 第26页 |
3.4.4 耕地收益率低 | 第26-28页 |
4 安徽省耕地流转现状分析 | 第28-38页 |
4.1 安徽省耕地流转主要特点 | 第28-30页 |
4.1.1 流转的数量和规模发展迅速 | 第28-29页 |
4.1.2 耕地流转期限短 | 第29页 |
4.1.3 耕地流转的区域性差异明显 | 第29页 |
4.1.4 耕地流转形式以转包、出租为主 | 第29-30页 |
4.1.5 流转对象呈多元化发展 | 第30页 |
4.2 安徽省耕地流转的主要方式 | 第30-32页 |
4.3 安徽省耕地流转的实践 | 第32-34页 |
4.3.1 亳州市 | 第32-33页 |
4.3.2 肥西县 | 第33页 |
4.3.3 绩溪县 | 第33-34页 |
4.4 安徽省耕地流转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4.4.1 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 | 第34-35页 |
4.4.2 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不健全 | 第35-36页 |
4.4.3 土地流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36页 |
4.4.4 农地流转的程序不规范、手续不完善 | 第36页 |
4.4.5 土地流转过程中规模经营者融资困难 | 第36-37页 |
4.4.6 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非粮化”倾向 | 第37-38页 |
5 基于安徽省耕地利用与实践的耕地流转模式构建 | 第38-42页 |
5.1 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家庭农场模式 | 第38页 |
5.2 提高规模效益,探索股田制模式 | 第38-40页 |
5.2.1 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股田制 | 第39页 |
5.2.2 创新机制,激发股权活力 | 第39页 |
5.2.3 依循运行规律,强化规范管理 | 第39-40页 |
5.3 龙头带动发展,提升产业化模式 | 第40-41页 |
5.3.1 优质规模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工程 | 第40页 |
5.3.2 集中发展优势企业、产业 | 第40-41页 |
5.3.3 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 第41页 |
5.3.4 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 | 第41页 |
5.4 培养多类型、多层次的农地流转模式 | 第41-42页 |
6 保障措施 | 第42-47页 |
6.1 健全土地流转市场 | 第42-43页 |
6.1.1 建立健全中介服务平台 | 第42页 |
6.1.2 开展土地分等定级和估价工作 | 第42-43页 |
6.1.3 建立严格的土地流转准入制度 | 第43页 |
6.2 加强金融配套制度创新 | 第43页 |
6.3 健全流转监管机制 | 第43-44页 |
6.4 健全流转服务机制 | 第44-45页 |
6.4.1 积极做好农村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 | 第44页 |
6.4.2 加快构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 | 第44-45页 |
6.4.3 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管理 | 第45页 |
6.5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第45-47页 |
6.5.1 建立与农民工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45页 |
6.5.2 建立互动的城乡一体化户籍制 | 第45页 |
6.5.3 加大粮食补贴政策,防止可能出现的“非粮化”倾向 | 第45-47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47-48页 |
7.1 结论 | 第47页 |
7.2 讨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个人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