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洋务思想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导言 | 第8-24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8-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21-24页 |
一、李鸿章洋务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24-29页 |
(一) 近代西方的崛起 | 第24-25页 |
(二) “天朝上国”的衰落 | 第25-27页 |
(三) 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 第27-29页 |
二、李鸿章洋务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29-38页 |
(一) 经世致用的儒学传统 | 第29-33页 |
(二) 求强求富的变革观念 | 第33-35页 |
(三) 民族文化优越的传统意识 | 第35-38页 |
三、变法自强:李鸿章洋务思想的核心 | 第38-59页 |
(一) 变易兵制,建立新军 | 第39-42页 |
(二) 大治水师,加强海防 | 第42-51页 |
(三) 讲求军器,以与西洋相埒 | 第51-59页 |
四、必先富而后能强:洋务改革的经济基础 | 第59-82页 |
(一) 富强相因:大力兴办现代企业 | 第59-70页 |
(二) 官督商办:近代企业经营模式的尝试 | 第70-74页 |
(三) 稍分洋商之利:近代商务的起步 | 第74-79页 |
(四) 对外通商:鼓励海外贸易 | 第79-82页 |
五、洋学实有逾于华学:洋务改革的育才之道 | 第82-99页 |
(一) 改良科举:重建取士标准 | 第83-86页 |
(二) 发展西学:培养现代人才 | 第86-91页 |
(三) 留学海外:直面西方文明 | 第91-99页 |
六、“和戎”外交:洋务改革的外部条件 | 第99-120页 |
(一) 据理力争:维护王朝的核心利益 | 第100-108页 |
(二) 委曲求全:力保和戎的基本政策 | 第108-112页 |
(三) 以夷制夷:弱国外交的灵活策略 | 第112-120页 |
七、李鸿章洋务思想的现代反思 | 第120-131页 |
(一) 李鸿章洋务思想及洋务实践的历史意义 | 第121-123页 |
(二) 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第123-127页 |
(三) 李鸿章洋务思想及洋务实践的现代启示 | 第127-131页 |
结语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0页 |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40-141页 |
后记 | 第141-142页 |
中文摘要 | 第142-146页 |
ABSTRACTS | 第146-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