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建造工艺论文--造船焊接与其他连接工艺论文

T型接头不同坡口焊接角变形预测和控制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2 焊接变形预测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焊接变形预测方法第12-13页
        1.2.2 焊接变形预测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焊接变形控制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1 焊接变形控制方法第14-15页
        1.3.2 焊接变形控制研究现状第15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焊接过程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与SYSWELD软件第17-34页
    2.1 有限元法第17-18页
        2.1.1 有限元方法简介第17页
        2.1.2 有限元方法分析步骤第17-18页
    2.2 焊接有限元模型的简化第18-19页
    2.3 焊接温度场基本理论第19-22页
        2.3.1 焊接传热基本形式第19页
        2.3.2 焊接温度场基本方程第19-20页
        2.3.3 非线性瞬态热传导分析第20-22页
    2.4 焊接应力和应变的分析理论第22-27页
        2.4.1 屈服准则第23-24页
        2.4.2 流动准则第24页
        2.4.3 强化准则第24-25页
        2.4.4 热弹塑性有限元理论第25-27页
    2.5 焊接热源模型介绍第27-29页
        2.5.1 Rosonthal的解析模式第27页
        2.5.2 高斯分布热源第27-28页
        2.5.3 半球形热源以及椭球形热源第28页
        2.5.4 双椭球形热源模型第28-29页
    2.6 SYSWELD软件介绍第29-34页
        2.6.1 焊接数值模拟流程第30-34页
第3章 T型接头焊接温度场、应力场与角变形的数值模拟第34-45页
    3.1 焊接数值模拟的准备工作第34-37页
        3.1.1 几何建模第34-35页
        3.1.2 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参数第35-37页
        3.1.3 网格划分第37页
    3.2 热源模型校核第37-42页
        3.2.1 I型坡口焊接热源校核第38页
        3.2.2 单边V型坡口焊接热源模型第38-39页
        3.2.3 双边V型坡口焊接热源模型第39-42页
    3.3 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计算过程第42-43页
        3.3.1 边界条件的设置第42-43页
        3.3.2 时间步长的设置第43页
        3.3.3 求解参数的设置第43页
        3.3.4 后处理第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T型接头焊接温度场、应力场与角变形的结果分析第45-67页
    4.1 焊接数值模拟方案第45页
    4.2 I型坡口焊接模拟结果第45-52页
        4.2.1 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第45-49页
        4.2.2 应力场结果第49-50页
        4.2.3 角变形结果第50-52页
    4.3 单边V型坡口焊接模拟结果第52-58页
        4.3.1 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第52-55页
        4.3.2 应力场结果第55-57页
        4.3.3 角变形结果第57-58页
    4.4 双边V型坡口焊接模拟结果第58-63页
        4.4.1 温度场动态模拟结果分析第58-60页
        4.4.2 应力场结果第60-62页
        4.4.3 角变形结果第62-63页
    4.5 实验验证第63-66页
    4.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T型接头焊接角变形控制有限元数值模拟第67-88页
    5.1 焊接顺序对于T型接头焊接角变形的影响第67-79页
        5.1.1 I型坡口形式计算结果与分析第67-71页
        5.1.2 单边V型坡口形式计算结果与分析第71-76页
        5.1.3 双边V型坡口形式计算结果与分析第76-79页
        5.1.4 焊接顺序优化总结第79页
    5.2 反变形法对于焊接角变形的控制第79-87页
        5.2.1 T型构件反变形公式推导第80-84页
        5.2.2 挠曲线方程的仿真实验验证第84-87页
        5.2.3 反变形控制方法总结第87页
    5.3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8-90页
    6.1 总结第88-89页
    6.2 展望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HP-FCE的山洪诱发滑坡灾害救援安全性分析研究
下一篇:通海水舱减摇特性数值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