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奶牛场污水效果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7页 |
1.1 奶牛场污水的污染及处理现状 | 第15-18页 |
1.1.1 我国规模化奶牛场发展和污染现状 | 第15-16页 |
1.1.2 政策措施和规范标准 | 第16页 |
1.1.3 奶牛场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 膜生物反应器 | 第18-22页 |
1.2.1 膜生物反应器的原理和特点 | 第18-19页 |
1.2.2 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养殖污水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4 化学絮凝处理养殖污水的应用现状 | 第24页 |
1.5 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1.7.1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7.2 技术路线图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奶牛场污水中试装置设计 | 第27-34页 |
2.1 进水水质和设计概况 | 第27页 |
2.2 反应器池体设计 | 第27-28页 |
2.3 膜组件及反应器布局 | 第28-29页 |
2.3.1 膜组件用量及选型 | 第28页 |
2.3.2 膜组件断面布局 | 第28页 |
2.3.3 反应池布局设计 | 第28页 |
2.3.4 剩余污泥量 | 第28-29页 |
2.4 曝气量计算 | 第29-31页 |
2.4.1 生物反应需氧量 | 第29-30页 |
2.4.2 生物反应的曝气量 | 第30-31页 |
2.4.3 膜组件曝气量 | 第31页 |
2.5 设备选型 | 第31-32页 |
2.5.1 鼓风机选型 | 第31页 |
2.5.2 提升泵选型 | 第31页 |
2.5.3 自吸式抽吸泵选型 | 第31-32页 |
2.6 主要设备 | 第32页 |
2.7 MBR设计图和实物图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奶牛场污水中试试验 | 第34-49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3.1.1 试验污水 | 第34页 |
3.1.2 膜生物反应器 | 第34-35页 |
3.1.3 试验运行条件 | 第35-36页 |
3.1.4 采样与测试分析方法 | 第36页 |
3.1.5 污泥驯化培养 | 第36页 |
3.2 结果及讨论 | 第36-47页 |
3.2.1 污染物去除效果 | 第36-45页 |
3.2.2 MBR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 第45-47页 |
3.3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奶牛场污水化学絮凝前处理效果研究 | 第49-57页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9页 |
4.1.2 试验设计 | 第49-50页 |
4.1.3 试验方法和统计分析 | 第50页 |
4.2 结果及讨论 | 第50-56页 |
4.2.1 单独投加聚丙烯酰胺的处理效果 | 第50-52页 |
4.2.2 PAC-PAM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 第52-55页 |
4.2.3 絮凝成本分析 | 第55页 |
4.2.4 优化絮凝方法验证 | 第55-56页 |
4.3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絮凝+MBR处理高浓度奶牛场污水方案设计 | 第57-65页 |
5.1 设计依据 | 第57页 |
5.2 工艺流程图 | 第57-58页 |
5.3 工艺参数选择 | 第58-63页 |
5.3.1 絮凝处理单元 | 第58-59页 |
5.3.2 膜生物反应器单元 | 第59-63页 |
5.4 运行成本分析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67页 |
6.1 全文结论 | 第65页 |
6.2 下一步研究建议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作者简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