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一章 “韩流”与女大学生价值观概述 | 第19-33页 |
一、“韩流”概述 | 第19-29页 |
(一)“韩流”的涵义 | 第19-20页 |
(二)“韩流”的分类 | 第20-26页 |
(三)“韩流”的特点 | 第26-29页 |
二、女大学生价值观概述 | 第29-33页 |
(一)价值观的涵义 | 第29-30页 |
(二)女大学生价值观的涵义与特征 | 第30-33页 |
第二章 “韩流”影响女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33-55页 |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 第33-35页 |
(一)问卷设计及调查情况说明 | 第33页 |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33-35页 |
二、“韩流”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 第35-41页 |
(一)有助于丰富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 第35-37页 |
(二)有助于培养女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 第37-38页 |
(三)有助于增强女大学生的价值主体意识 | 第38-39页 |
(四)有助于形成女大学生尊老爱幼的家庭观 | 第39-40页 |
(五)有助于培养女大学生奋发图强的职业观 | 第40-41页 |
三、“韩流”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 第41-47页 |
(一)造成部分女大学生人生追求的享乐化 | 第41-42页 |
(二)造成部分女大学生审美观的世俗化 | 第42-44页 |
(三)造成部分女大学生消费观的崇洋媚外 | 第44-46页 |
(四)造成部分女大学生爱情观的超现实化 | 第46-47页 |
四、“韩流”对女大学生价值观造成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47-55页 |
(一)部分女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健全 | 第47-49页 |
(二)部分家长忽视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 第49-50页 |
(三)学校缺少针对“韩流”影响的价值观教育 | 第50-53页 |
(四)社会对文化产业的监管和引导不力 | 第53-55页 |
第三章 “韩流”影响下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 第55-67页 |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 第55-58页 |
(一)进一步加强对媒体市场的监管 | 第55-56页 |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 | 第56-57页 |
(三)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 | 第57-58页 |
二、增强我国高校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 第58-61页 |
(一)充分运用课堂教学主渠道 | 第58-59页 |
(二)让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女大学生业余生活 | 第59-60页 |
(三)家校沟通互联形成教育合力 | 第60-61页 |
三、将家庭教育作为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奠基石 | 第61-63页 |
(一)家长改变不注重价值观教育的思想观念 | 第61-62页 |
(二)将家风建设融入到子女的价值观教育中去 | 第62-63页 |
(三)家长转变教育方式以身作则 | 第63页 |
四、女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 第63-67页 |
(一)提高鉴别能力理性看待“韩流” | 第63-64页 |
(二)用远大理想作为提高人生境界的动力 | 第64-65页 |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自我意识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