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干流梯级水电站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1.3.1 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1.3.2 多目标竞争规律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1.5.1 研究方案 | 第21-22页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资料 | 第24-33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4-25页 |
2.2 基本资料 | 第25-32页 |
2.2.1 径流 | 第25-27页 |
2.2.2 水电站水库 | 第27-29页 |
2.2.3 需水 | 第29-31页 |
2.2.4 灌溉水利用系数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水电站水库联合调度模型建立及求解 | 第33-45页 |
3.1 黑河干流梯级水电站水库节点概化 | 第33页 |
3.2 水库调度方案集设置 | 第33-34页 |
3.3 水库调度模型建立 | 第34-36页 |
3.3.1 数学描述 | 第34页 |
3.3.2 目标函数 | 第34-35页 |
3.3.3 约束条件 | 第35-36页 |
3.4 改进的带精英策略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 第36-38页 |
3.5 计算平台 | 第38页 |
3.6 优化调度模型求解 | 第38-4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多目标竞争机制研究 | 第45-67页 |
4.1 Copula函数 | 第45-52页 |
4.1.1 Copula函数定义及性质 | 第45页 |
4.1.2 Copula函数分类 | 第45-47页 |
4.1.3 相依性度量 | 第47页 |
4.1.4 边缘分布拟合 | 第47页 |
4.1.5 Copula函数参数估计 | 第47-50页 |
4.1.6 拟合优度检验 | 第50-51页 |
4.1.7 联合分布序列值推求 | 第51-52页 |
4.2 基于copula函数的多目标竞争机制研究 | 第52-66页 |
4.2.1 目标序列归一化 | 第52-53页 |
4.2.2 两目标竞争机制 | 第53-59页 |
4.2.3 三目标竞争机制 | 第59-6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非劣解集优选及方案比选 | 第67-79页 |
5.1 方法研究 | 第67-70页 |
5.1.1 二元比较法 | 第67-68页 |
5.1.2 CRITIC法 | 第68-69页 |
5.1.3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 | 第69页 |
5.1.4 模糊优选决策 | 第69-70页 |
5.2 非劣解集优选 | 第70-72页 |
5.3 优化调度结果分析 | 第72-77页 |
5.3.1 “1库N梯”结果分析 | 第72-75页 |
5.3.2 “2库N梯”结果分析 | 第75-77页 |
5.4 方案比选 | 第77-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梯级水库调度规则制定 | 第79-93页 |
6.1 概述 | 第79页 |
6.2 调度图 | 第79-87页 |
6.2.1 黄藏寺水库调度图 | 第79-83页 |
6.2.2 正义峡水库调度图 | 第83-85页 |
6.2.3 调度图检验 | 第85-87页 |
6.3 调度函数 | 第87-91页 |
6.3.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 第87-88页 |
6.3.2 黄藏寺水库调度函数 | 第88-89页 |
6.3.3 正义峡水库调度函数 | 第89-91页 |
6.3.4 调度函数检验 | 第9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7 优化调度规律研究 | 第93-105页 |
7.1 水库水位变化规律 | 第93-96页 |
7.2 中游灌区取水规律 | 第96-98页 |
7.3 地下水变化规律 | 第98-99页 |
7.4 下游取水规律 | 第99-102页 |
7.5 梯级水电站发电规律 | 第102-104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8页 |
8.1 结论 | 第105-106页 |
8.2 主要创新点 | 第106-107页 |
8.3 展望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