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1-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6-19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2 研究思路 | 第16-19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 电子商务及运作模式概述 | 第19页 |
2.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和构成要素 | 第19页 |
2.2 农村电子商务相关理论研究 | 第19-21页 |
2.2.1 农村电子商务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2 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环节 | 第20页 |
2.2.3 农村电子商务的作用及特点 | 第20-21页 |
2.3 “互联网+”行动计划概述 | 第21-25页 |
2.3.1 “互联网+”理论 | 第22-23页 |
2.3.2 “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 | 第23页 |
2.3.3 “互联网+电子商务” | 第23-25页 |
第3章 李庄镇电子商务发展理论分析 | 第25-37页 |
3.1 李庄镇电子商务概况 | 第25-26页 |
3.2 基于PEST模型的李庄镇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6-29页 |
3.2.1 政策环境分析 | 第26页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26-27页 |
3.2.3 技术环境分析 | 第27-28页 |
3.2.4 消费环境分析 | 第28页 |
3.2.5 金融环境分析 | 第28-29页 |
3.3 李庄镇电子商务发展的SWOT分析 | 第29-37页 |
3.3.1 李庄镇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第29-32页 |
3.3.2 李庄镇电子商务发展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 第32-35页 |
3.3.3 李庄镇电子商务发展的 SWOT 模型 | 第35-37页 |
第4章 李庄镇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规划 | 第37-46页 |
4.1 李庄镇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目标 | 第37-39页 |
4.1.1 发展产业电商,打响电商品牌 | 第37-38页 |
4.1.2 打造电商服务平台,集聚发展电商园区 | 第38页 |
4.1.3 完善电商服务体系,实行电商扶贫 | 第38页 |
4.1.4 促进农村青年返乡就业创业 | 第38-39页 |
4.2 李庄镇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定位 | 第39页 |
4.3 李庄镇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框架 | 第39-41页 |
4.4 李庄镇电子商务的线上平台 | 第41-42页 |
4.5 “互联网+农业”和“互联网+产业” | 第42-46页 |
4.5.1 打造农村电商生态系统 | 第42-44页 |
4.5.2 “互联网+绳网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 | 第44-46页 |
第5章 李庄镇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 | 第46-52页 |
5.1 政府的扶持和相关推动战略 | 第46-48页 |
5.1.1 应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 第46页 |
5.1.2 应积极构建支撑业务发展的人才体系 | 第46-47页 |
5.1.3 应推进产业品牌化与培育电商龙头 | 第47-48页 |
5.2 各项保障措施 | 第48-52页 |
5.2.1 应与“互联网+”行动计划相结合 | 第48-49页 |
5.2.2 应积极打造高规格的农村电商培训基地 | 第49-50页 |
5.2.3 应通过信息化升级打造乡镇绳网产业品牌 | 第50-51页 |
5.2.4 应健全电子商务金融保障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