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 1.2.1 股票市场联动性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 1.2.2 股票市场联动性产生的原因 | 第13-15页 | 
| 1.2.3 股票市场联动性的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 1.2.4 研究评述 | 第17-18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20-21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1.4.2 创新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 2.1 有效市场理论 | 第21-22页 | 
| 2.2 行为金融理论 | 第22-23页 | 
| 2.3 从国际资本流动角度解释股票市场联动性 | 第23-24页 | 
| 2.4 从受共同冲击的角度解释股票市场联动性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金砖国家股票市场关联的影响机理 | 第25-35页 | 
| 3.1 金砖国家股票市场开放程度对联动性的影响 | 第25-27页 | 
| 3.2 金砖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对股市联动性的影响 | 第27-29页 | 
| 3.3 金砖国家间贸易往来对股市联动性的影响 | 第29-31页 | 
| 3.4 金砖国家对外投资情况对股市联动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 3.5 股票市场中资本流动对股票市场联动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金砖国家股票市场间的联动性分析 | 第35-57页 | 
| 4.1 实证方法介绍 | 第35-38页 | 
| 4.1.1 VAR模型 | 第35-36页 | 
| 4.1.2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 第36-37页 | 
| 4.1.3 DCC-GARCH模型 | 第37-38页 | 
| 4.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 4.3 VAR模型的分析 | 第39-48页 | 
| 4.3.1 计算VAR模型系数值 | 第39-41页 | 
| 4.3.2 金砖五国股票市场之间的脉冲响应分析 | 第41-45页 | 
| 4.3.3 方差分解分析 | 第45-48页 | 
| 4.4 基于DCC-GARCH模型估计金砖国家股票市场间的动态相关性 | 第48-56页 | 
| 4.4.1 单变量GARCH模型 | 第48页 | 
| 4.4.2 估计DCC动态相关系数 | 第48-50页 | 
| 4.4.3 描绘金砖国家股票市场间的动态相关系数 | 第50-56页 | 
| 4.5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主要发达国家与金砖国家股票市场间的联动性分析 | 第57-76页 | 
| 5.1 对金砖五国和发达四国股市指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7-58页 | 
| 5.2 对金砖国家和主要发达国家股市指数进行VAR模型分析 | 第58-66页 | 
| 5.2.1 计算VAR模型系数值 | 第58-60页 | 
| 5.2.2 主要发达国家对金砖国家股票市场的脉冲响应分析 | 第60-63页 | 
| 5.2.3 方差分解分析 | 第63-66页 | 
| 5.3 基于DCC-GARCH模型估计主要发达国家与金砖国家股市动态相关性 | 第66-75页 | 
| 5.3.1 单变量GARCH模型 | 第66-67页 | 
| 5.3.2 估计DCC动态相关系数 | 第67-70页 | 
| 5.3.3 描绘主要发达国家与金砖国家股票市场间的动态相关系数 | 第70-75页 | 
| 5.4 小结 | 第75-7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6-80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76-77页 | 
| 6.2 建议 | 第77-80页 | 
| 6.2.1 加强监控国际股市异动 | 第77-78页 | 
| 6.2.2 完善股票市场开放机制 | 第78页 | 
| 6.2.3 深化金砖国家经贸合作 | 第78-79页 | 
| 6.2.4 严格监管国际资本流动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