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石油产品论文

小流量煤油在变温度倾斜表面降膜蒸发特性

摘要第5-6页
abstrct第6-7页
主要符号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煤油的传热特性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降膜蒸发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6-19页
第二章 煤油蒸发实验系统第19-27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实验系统设计第19-27页
        2.2.1 实验系统概述第19-20页
        2.2.2 支撑装置第20-21页
        2.2.3 蒸发管第21-22页
        2.2.4 煤油流动第22-23页
        2.2.5 控制系统及主要实验元件选择第23-27页
第三章 煤油蒸发实验第27-43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沸腾传热理论基础第27-31页
        3.2.1 大容器沸腾传热第27-29页
        3.2.2 管内沸腾传热第29-31页
    3.3 煤油蒸发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1-41页
        3.3.1 蒸发管管壁温度分布第32-35页
        3.3.2 倾斜角度和管长对煤油最大蒸干流量的影响第35-36页
        3.3.3 热流密度对煤油最大蒸干流量的影响第36-37页
        3.3.4 蒸发管材质对煤油蒸发的影响第37-40页
        3.3.5 煤油的结焦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煤油液膜流动传热模型第43-59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液膜流动的理论基础第43-44页
    4.3 煤油液膜流动传热的数学模型建立第44-47页
        4.3.1 液膜流动的物理模型第44-45页
        4.3.2 液膜流动的数学模型第45-47页
    4.4 管壁温度分布第47-48页
    4.5 物性参数第48-49页
    4.6 数值求解结果第49-52页
        4.6.1 液膜内温度分布第49-50页
        4.6.2 液膜宽度对液膜流动的影响第50-51页
        4.6.3 流量对液膜厚度的影响第51-52页
        4.6.4 倾斜角度对液膜厚度的影响第52页
    4.7 降膜蒸发模型第52-56页
        4.7.1 对流传热系数计算第53页
        4.7.2 液膜蒸发量计算第53-54页
        4.7.3 管壁计算区域划分第54-55页
        4.7.4 煤油流量变化第55-56页
        4.7.5 液膜厚度分布第56页
    4.8 本章小结第56-59页
第五章 煤油蒸发系统的应用第59-65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煤油本生灯实验台第59-62页
        5.2.1 系统概述第59-60页
        5.2.2 气源与热源第60页
        5.2.3 煤油注射系统第60-61页
        5.2.4 测量与控制系统第61-62页
    5.3 煤油燃烧参数测量实例第62-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6.1 总结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作者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道泄漏次声信号分析与定位算法的研究及实现
下一篇:静电纺丝和有序自组装法制备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吸附和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