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主要的泄漏检测方法 | 第17-19页 |
1.3 声波信号泄漏检测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1 国外现状 | 第19-20页 |
1.3.2 国内现状 | 第20-21页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管道泄漏次声信号分析与研究 | 第22-30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次声波基本概念 | 第22页 |
2.3 管道泄漏次声信号的产生 | 第22-26页 |
2.3.1 泄漏次声信号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2.3.2 泄漏信号声场分析 | 第23-25页 |
2.3.3 管道泄漏产生的声波模型 | 第25-26页 |
2.4 管道中的声波传播机理 | 第26-27页 |
2.4.1 管道中声波的传播特性 | 第26-27页 |
2.4.2 泄漏声波的传播速度 | 第27页 |
2.5 系统噪声 | 第27-28页 |
2.6 总体框架设计 | 第28-2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白化检验和 3σ 准则的自适应小波阈值去噪及实现 | 第30-58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小波理论分析 | 第31-37页 |
3.2.1 小波简介 | 第31-33页 |
3.2.2 尺度函数与小波函数 | 第33-35页 |
3.2.3 多分辨分析 | 第35-36页 |
3.2.4 一维小波变换 | 第36-37页 |
3.3 泄漏信号处理中小波函数的选择 | 第37-38页 |
3.4 最优分解层数的自适应选择 | 第38-40页 |
3.4.1 离散白噪声的小波变换特性和自相关特性 | 第38-39页 |
3.4.2 利用白化检验自适应确定分解层数 | 第39-40页 |
3.5 基于 3σ 准则的阈值选择 | 第40-43页 |
3.5.1 阈值去噪 | 第40-41页 |
3.5.2 基于 3σ 准则的门限阈值计算 | 第41-43页 |
3.6 阈值函数 | 第43页 |
3.7 仿真分析 | 第43-57页 |
3.7.1 白噪声作用下的降噪效果分析 | 第45-51页 |
3.7.2 白噪声与干扰信号共同作用下的降噪效果分析 | 第51-5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基于自适应有效信号判定的泄漏定位算法及实现 | 第58-70页 |
4.1 引言 | 第58-59页 |
4.2 定位算法概述 | 第59-61页 |
4.2.1 管道泄漏定位公式及 3σ 准则的引入 | 第59-60页 |
4.2.2 互相关函数的计算方法 | 第60-61页 |
4.3 基于有效信号判定的互相关分析方法 | 第61-62页 |
4.4 仿真分析 | 第62-67页 |
4.4.1 白噪声作用下的定位误差分析 | 第62-65页 |
4.4.2 白噪声与干扰信号共同作用下的定位误差分析 | 第65-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