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铂纳米线催化层的制备及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燃料电池简介第10-12页
        1.1.1 燃料电池的发展和分类第10-11页
        1.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国内外发展第11-12页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成和原理第12-18页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第12-14页
        1.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4-15页
        1.2.3 膜电极的制备方法第15-18页
    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第18-21页
        1.3.1 高效催化剂的特征第18-20页
        1.3.2 铂催化剂存在的问题第20页
        1.3.3 铂纳米线催化剂第20-21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2-27页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2-23页
    2.2 膜电极制备及单电池组装第23-25页
        2.2.1 膜电极制备第23-24页
        2.2.2 单电池组装第24-25页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5页
    2.4 电极的结构形貌表征第25-27页
第三章 铂纳米线催化剂的可控生长及其机理分析第27-41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实验部分第27-28页
    3.3 还原剂浓度的影响第28-32页
    3.4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2-37页
    3.5 Pt-NWs与商业Pt/C的比较第37-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铂纳米粒子分布对种子介导铂纳米线生长的影响第41-53页
    4.1 引言第41-42页
    4.2 实验部分第42页
    4.3 混合基底中不同碳载铂的影响第42-47页
    4.4 混合基底中不同碳含量的影响第47-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Nafion含量对种子介导生长的铂纳米线催化层的影响第53-63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实验部分第53页
    5.3 混合基底中Nafion含量的影响第53-57页
    5.4 喷涂在Pt-NWs/C表层Nafion载量的影响第57-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第63页
    6.2 研究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4页
致谢第74-75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情况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式涡流强化石油烃污染土壤洗脱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自适应龙伯格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