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情感性精神病论文

基于全外显子组的中国人群双向情感障碍遗传基础初探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4页
    1.1 双向情感障碍第10-15页
        1.1.1 双向情感障碍的定义第10页
        1.1.2 双向情感障碍的重要性第10-11页
        1.1.3 双向情感障碍的分类和诊断第11-15页
            1.1.3.1 DSM-5中双向情感障碍的诊断分类第11-12页
            1.1.3.2 ICD-10中双向情感障碍的分类第12-14页
            1.1.3.3 双向情感障碍的诊断第14-15页
    1.2 双向情感障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第15页
    1.3 双向情感障碍的全基因组和全外显子组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1 双向情感障碍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2 双向情感障碍的全外显子和全基因组研究第17-19页
    1.4 双向情感障碍的环境致病因素研究第19页
    1.5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第19-22页
        1.5.1 二代测序第19-20页
        1.5.2 外显子组测序第20-22页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43页
    2.1 研究流程第24页
    2.2 数据第24-25页
        2.2.1 数据来源第24-25页
        2.2.2 测序数据质量第25页
    2.3 序列比对第25-27页
    2.4 突变检测第27-36页
        2.4.1 数据预处理第28-31页
            2.4.1.1 标记重复序列第28-29页
            2.4.1.2 碱基质量校准第29-31页
        2.4.2 突变的检测第31-34页
        2.4.3 突变位点的矫正第34-36页
    2.5 突变位点的注释第36-42页
        2.5.1 突变频率的注释第37-40页
        2.5.2 罕见突变与双向情感障碍关联分析第40-41页
        2.5.3 突变有害性的注释第41页
        2.5.4 常见突变和低频突变跟双向情感障碍的分析第41-42页
    2.6 结果验证第42-4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3-69页
    3.1 外显子组数据质量分析结果第43-45页
    3.2 数据比对结果第45-46页
    3.3 SNP calling结果第46-47页
    3.4 罕见突变的筛选第47-57页
    3.5 罕见突变所在的基因功能分析第57-63页
    3.6 常见突变和低频突变的筛选第63-68页
    3.7 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8页
附录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源RPS23RG1在星形胶质中过表达对于小鼠行为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神经元特异蛋白CEND1在AD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